乔治·塞缪尔·德费尔

✍ dations ◷ 2025-07-20 16:57:18 #1643年出生,1688年逝世,德国神学家,普劳恩人,德国天文学家,莱比锡大学校友,耶拿大学校友

乔治·塞缪尔·德费尔(德语:Georg Samuel Dörffel;1643年10月11日-1688年8月6日),是一位十七世纪德国牧师和天文学家。 1681年,他提出的证据表明,彗星是以太阳为中心,作抛物线运行的天体。

乔治·塞缪尔·德费尔1643年10月11日生于普劳恩一个传统的牧师家庭,祖父和父亲均从事该业。从普劳恩镇学校毕业后,1658年到莱比锡学习神学,1662年他来到耶拿,在那里接触到了数学、物理和天文学,1662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667年决定到莱比锡继续研究神学。

在其它方面,德费尔致力于在工作之余使用简单的天文仪器研究天象。1672年父亲去世后,他接管了其职责,担任起奥贝罗萨(Oberlosa)和施特拉斯堡(Strassberg)乡村和社区执事。就在同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彗星论文,1663年和1687年陆续撰写了一些神学和数学著作-如1670年的《实用圣经阅读指南》,然而,对他来说天文学更具吸引力,他先后发表了大量的天文论文(仅彗星就有六篇)。

在他的主要论文《在上世纪1680年底和1681年初,大彗星的天文观测......》(普劳恩,1681年)中,他率先(牛顿万有引力理论出现前)用他的观察确认了彗星的路径是以太阳为焦点的抛物线。 1684年乔治·塞缪尔德费尔被任命为魏达教会机构总监。

德费尔一生结过三次婚,并且生活的相当富裕。1688年在魏达去世时年仅44岁。他的学术成就在100年后才得到认可。

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一颗小行星和魏达的一所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在普劳恩,有一座他的纪念石和纪念碑

普劳恩的纪念石

普劳恩的纪念碑

相关

  • 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Precursor B-cell lymphoblastic leukemia)是淋巴白血病(Lymphoid leukemia)的一种形式,大多数的B细胞淋巴母细胞(Lymphoblast、未成熟的白血球)被
  • 宾语受词或称宾语(英语:Object)、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例句“我写作业”中,“作业”即为受词。宾语分为直接受词和间接受词两大类,其中直接受词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受词
  • 小保方晴子小保方晴子(日语:小保方 晴子/おぼかた はるこ Obokata Haruko,1983年9月25日-),日本细胞生物学家,曾供职于理化学研究所(理研;RIKEN)。2014年1月,她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世界首
  • 明信片明信片,一种专供书写文字,不必封函,即可交邮局寄递的邮件。其正面为信封的格式,反面具有信笺的作用。优点是省贴邮票和不用信封,缺点是篇幅小而无隐密性。亦称为“邮片”。明信片
  • 筊白笋茭白(学名:Zizania latifolia),又名茭白笋、加泽笋、葩白笋、菰、菰蒋、菰蒋草、美人腿、籧蔬‘尔雅’、菰菜、菰笋、茭笋、茭粑、茭瓜、高笋、茭首、茭草、茭耳菜、茭儿菜、古
  • Biographical Directory美国国会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Biographical Direc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是一部传记辞典(英语:Biographical dictionary),其中包含美国国会现任及前任成员以及其前身
  • 碳化三铁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
  •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西奥多·威廉·理查兹(英语: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1868年1月31日-1928年4月2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化学家,以肯定他准确测定了许多化学元素的原子量。1868年,西奥多
  • 多玛尔乌帕齐拉多玛尔乌帕齐拉(孟加拉语:ডোমার,英语:Domar Upazila)是孟加拉国尼尔帕马里县的一个乌帕齐拉,位于朗布尔专区的尼尔帕马里县。。据1991年孟加拉国人口普查(英语:1991 Bangladesh
  • 福格社区福格社区(德语:Fuggerei)是位于德国城市奥格斯堡的一处为低收入者而兴建的住宅社区,是世界首个计划性的公共住宅。社区完工于1521年。二战期间社区严重受损。现在福格社区是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