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

✍ dations ◷ 2025-09-29 02:40:16 #生活周刊
《生活周刊》,是上海市一份已经停刊的周报,自称为1925年创刊的《生活》周刊的后继者。该报1985年由青年报社复办,逢周日出版。2018年12月25日,青年报社发行最后一期《生活周刊》(1763期),2019年1月1日起停刊,并入《青年报》周日刊。1925年10月11日,《生活》周刊创刊,1926年10月起改由邹韬奋主编。报刊宣传抗日思想,曾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刊,但于1933年12月16日遭到查封,邹韬奋远走国外。1985年,经过邹韬奋的夫人沈粹缜首肯,青年报社于1985年1月6日发行新的《生活周刊》。不同于《青年报》的其他副刊,该报刊单独出版发行。发行初期,《生活周刊》版面为4开16版,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张综合生活类新闻周刊。该报以继承邹韬奋精神自命,报头沿用黄炎培手书“生活”二字,办报宗旨有两条,即“传播现代生活信息,传播现代生活方式,传播现代生活观念”和“寓教于生活,真诚地为生活着的人们服务”。该报纸曾创立“大特写”栏目,截取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进行放大细化并追根溯源,《101大车祸》《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一首被肢解的颂歌》《印度洋幸存者》等文有较强的社会反响,栏目的形式也曾被国内大量媒体所仿效。该报纸也曾被多次评为“全国最佳报纸”和“全国十佳报纸”。据1995年统计数字,《生活周刊》的年发行量曾达到16万份。2018年12月18日,青年报社宣布,《生活周刊》自2019年1月1日(周日)起休刊,内容并入《青年报》周日刊出版。

相关

  • 不死生物不死生物(英语:undead),又称不死族、亡灵族、死灵族,是指肉体已经死亡却还能活动的怪物,通常被认为是遗留人间的魂魄和具自我意识的尸体。不死生物以不同的型态出现在各地文化的传
  • 泰奥多尔·施旺泰奥多尔·施旺(德语:Theodor Schwann,1810年12月7日-1882年1月11日),德国动物学家。他在生物领域贡献巨大,包括发展了细胞学说,施旺细胞的发现和对胃蛋白酶的发现与研究。更进一步
  • 深海热泉海底热泉(hydrothermal vent)亦作海底热液系统(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是从海底喷出经由地热加热过的水及其裂缝喷发口。通常发现于火山活动频发、大陆板块移动的地区及
  • 氧化铁氧化铁,或称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是铁锈和赤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的主要成因是铁金属在杂质碳的存在下,与环境中的水份和氧气反应,铁金属便会生锈。铝与氧化铁和氯酸钾组成的
  • 弋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六个(三划的则为第二十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弋部归于三划部首。弋部通常是从右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snRNA小核RNA(英语:small nuclear RNA,常见缩写为snRNA,也见译为核内小RNA),是含有100到300碱基的RNA。它参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RNA的加工。snRNA和许多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小胞核核糖
  • 奥克塔维奥·帕斯奥克塔维奥·帕斯(西班牙语:Octavio Paz,1914年3月31日-1998年4月19日),是墨西哥优秀的诗人、随笔、学者、评论家、小说家、翻译家、职业外交官,创作诗、随笔、小说、政论杂文、文
  • 十二支派以色列十二支派是由以色列第三代始祖雅各的12个儿子发展起来,其中第11子约瑟后来成为埃及首相,成为极为重要的一支派而得到了两份家产,分别由其子以法莲(Ephraim)和玛拿西(Manasse
  • 磺胺药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这类药物都是以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为母体发展而来,因此得名。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
  • 丹麦教育丹麦教育于 15~16岁以下的儿童为义务性质,虽然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童进入公立学校(丹麦语 Folkeskole ),但义务教育结束后大约有 82% 的青少年学生会升学。 丹麦政府设立的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