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说(德语:Übermensch)是德意志帝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名理论,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查拉图斯特拉一角对人类设下的理想典范。尼采在其著作中描述:“超人就是这大海,在他里面你的大轻蔑将被融入。”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以查拉图斯特拉的身份剖析,认为人在经历道德、基督教信仰幻灭的虚无主义后,应该将心境转向一种“积极、正面的虚无主义”,使自己得以面对心中的价值意义,并且依此意义创建人生。尼采认为自己找到了一种彻底战胜虚无主义的方法,即“超人”。能达到此境界的人,就是伟大的“超人”。值得注意的是,“超人”作为一种理想型的人类,与现存的所有人都不同,是新的“人”,是不同于人的“人”;但尼采认为人类历史中未曾有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并非超人,而尼采也不认为自己是。但超人并非徒具蛮力的勇者或残酷的暴君,而是勇于自我超越、自我批判及价值重估的人。预设“神”存在的有神论者,就可能误解成超人是尼采另造的新“神”(相对于基督教或其他既有宗教的“旧神”),但其实尼采的“超人”是对人类未来的最高期许。
超人与人不同,人依赖社会定义道德,超人自我定义道德观,不受拘束力求突破,可能与尼采受到进化论的影响有关。尼采认为,所谓由社会定义之道德,不过是弱者的道德,借此来拘束团体行为;由于弱者无法战胜强者,于是制定出“道德”来约束强者的发展;超人不会同情弱者,会看着弱者自生自灭。尼采认为弱者理应灭亡,弱者制定的道德约束了“超人社会”的发展。
超人就是不同于人的人;超人敢于冒险,敢于失败。尼采认为,在“超人社会”里,强者理应受到所有人的崇拜。
另外,尼采哲学中的超人并不等同于独裁者。独裁者不愿否认自己,而超人敢于否定自己;超人总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强大,超人之间的竞争造成了“超人社会”的发展。
“超人”一词被纳粹德国政权及其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主义频繁地使用,作为其雅利安人种或日耳曼人优越说的理论基础。在种族主义式的新诠释下,“超人”一词被与“优等民族”划上等号,更凭此衍生出“劣等人种”(Untermensch)的构念,透过标签犹太人、斯拉夫人等非日耳曼人来正当化纳粹德国对他们的支配与奴役。尽管如此,纳粹党人对超人说断章取义式的曲解,其实与尼采生前对反犹主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批判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