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

✍ dations ◷ 2025-07-21 06:19:18 #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太平洋飓风季

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2008年5月15日开始,至2008年11月30日结束;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2008年6月1日开始,至2008年11月30日结束。

2008年5月22日,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为大西洋、东太平洋及中太平洋飓风季发出预报,预计东太平洋的风暴活动会比正常程度为低,会被命名的风暴将有11至16个,当中会有5至8个成为飓风,并会有1至3个成为大型飓风。同时也预计中太平洋的风暴数量也会低于正常水平,会在该区形成或进入该区的热带气旋仅三至四个。

自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开始以来,本台风季总共产生了17个热带气旋,当中在东太平洋形成的有16个,中太平洋形成的有1个。

在5月28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哥斯达黎加沿岸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Alma。同日,它在莱昂登陆。5月30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6月27日,一热带低气压于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Boris。7月1日,它增强为一飓风。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增强为一飓风。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7月3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6月27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Cristina。6月30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7月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南下加利福尼亚州之东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Douglas。7月3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7月1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Elida。7月14日,它增强为一飓风。7月18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7月1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Fausto。7月18日,它增强为一飓风。7月21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7月2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Genevieve。7月25日,它增强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7月27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8月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南下加利福尼亚州之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Hernan。8月8日,它增强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增强为一大型飓风。8月10日,它减弱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8月12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8月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夏威夷之东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Kika。8月8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8月11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中太平洋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8月13日,一热带低气压于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Iselle。8月15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8月23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墨西哥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Julio。第二天,它在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登陆。8月25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9月2日,一热带风暴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南形成并被命名为Karina。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9月6日,一热带风暴在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并被命名为Lowell。9月10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它在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登陆。同日,它在锡那罗亚州登陆。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0月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Marie。10月3日,它增强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10月6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0月3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Norbert。10月6日,它增强为一飓风。10月8日,它增强为一大型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飓风。10月11日,它增强为一大型飓风。同日,它减弱为一飓风。同日,它在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登陆。同日,它在锡那罗亚州登陆。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0月8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圣萨尔瓦多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Odile。10月12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1月2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Polo。11月4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除了被国家飓风中心和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在7月5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第二天,它在Lazaro Cadenas登陆。7月7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10月23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之南形成。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2008年于太平洋东北部形成的风暴将使用以下名称,其清单与2002年飓风季大致一样,不过 Karina 取代了2002年使用的 Kenna。另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风暴会使用另一组名称。

中太平洋飓风的名字共有四组,与其他命名系统不同的是,由于该区风暴数量稀少,这些清单并非每年度作替换,而是当一组名称用罊,才使用另一组名称。现时使用中的名称如下:

2009年4月22日,世界气象组织将“阿尔玛”从东北太平洋风暴名单中退役,并以“阿曼达”(Amanda)替换。

以下表格中列出了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所有风暴,其中包括其存在周期、名称、影响区域、损失数额和死亡人数。所有损失和死亡人数包括风暴处于温带气旋、低气压或是东风波时期,损失数额单位为2008年美元。


相关

  • 克劳斯苯克劳斯苯(Claus' benzene)是描述苯的分子结构的一种假设,由德国化学家克劳斯(英语:Adolf Karl Ludwig Claus)于1867年提出。这种结构又称对位键结构式,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与相邻两个
  • 气态磷分子磷的同素异形体有许多种,其中白磷和红磷最为常见。另外还存在紫磷和黑磷。气态磷单质中有P2分子与磷原子。白磷(因商品白磷常带黄色,故又称为黄磷:180),分子式P4,为白色固体,质软。
  • 3-庚醇3-庚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16O。它是庚醇的同分异构体之一。3-庚醇具有手性,存在R/S异构体。它可由乙基溴化镁和正戊醛反应,经水解得到。
  • 索引卡卡片分类法(Card sorting)是一种在网站或其他规划初期常用的测试方法,透过卡片分类法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在设计网站架构时十分有用的使用者资讯:卡片分类法的进行方式很简单,首先
  • 螺旋模型螺旋模型(Spiral model)是一种演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兼顾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的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严格监控。螺旋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使
  • 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通常被称为夏季达沃斯论坛,2007年由世界经济论坛执行长克劳斯·施瓦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倡导建立,召集被世界经济论坛认定的“全球成长型企
  • 清政府清朝政府,或称清政府、清廷,是指大清的治权机构,始于后金政权,长达296年,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后终结。清政府末代总理为袁世凯。清朝政府最初的行政架构始设于后金皇太极时期,天聪
  • 芬兰广播公司芬兰广播公司(芬兰语:Yleisradio Oy,瑞典语:Rundradion Ab,缩写为Yle,2012年以前为YLE),是隶属于芬兰议会之下提供全国性公共广播服务的媒体公司。芬兰政府拥有99.98%的股份,其余股份
  • 美国地区列表美国地区指的美国的正式政权机构外的区划。美国拓殖局(United States Bureau of Reclamation)将美国西部分成五区:美国人口调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将美国国土分为四
  • 孙钧孙钧(1926年10月3日-),中国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苏州。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