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极地涡旋
✍ dations ◷ 2025-10-09 18:00:41 #极地涡旋
极地涡旋(英语:Polar Vortex;或极地涡旋),是一种发生于极地的,介于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中、上部的,持续性且大规模的气旋。这种涡旋在极夜的时候最为强大,因为此时的温度梯度是最大,但持续缩减,到夏季甚至会消失。最早记载极地涡旋现象的文献出现于1853年。在北半球的冬季,这种现像会导致了突然性平流层暖化(英语:stratospheric warming)。1952年,在海拔高度超过20公里的无线电探空仪观测中发现了这种现象导致的平流层暖化(英语:stratospheric warming)。在2013后的北美冬季,新闻和天气媒体中经常提到这种现象,使得该术语推广成为对于极低温寒潮的解释。南极极地涡旋比北极极地涡旋更为显著,持续时间也更长。这是因为北半球高纬度地质因素增强了罗斯比波,而就是罗斯比波引起涡旋的破裂;与之相比,在南半球涡旋则更为稳定。北极涡旋形状上是瘦长的,有两个中心,一个在加拿大的巴芬岛,而另一个在西伯利亚的东北部。南极极地涡旋的化学现象已经导致严重的臭氧消耗。极地同温层云团中的硝酸与CFC反应生成氯,也就是对臭氧的光化学破坏。氯在冬天的极夜中凝聚、堆积,到春天(9月或10月),持续的臭氧破坏也将更为严重。这些云只能在-80°C以下形成,故而较为暖和的北极区域形成不了臭氧层空洞。一些天体同样已知有极地涡旋现象,包括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的卫星——土卫六。
相关
- 冷颤冷颤(英语:Shivering)是恒温动物因早期失温症、感到寒冷的原因而做出的身体反应。当核心体温下降时,身体就会开始打冷颤以维持身体机能的稳态。人在发烧时,因身体感到寒冷,有时也
- 血色沉着病血色沉着病(Hemochromatosis),又名血色素沉着症、血铁沉积症或血色病是指:
- 现代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洛泰尔一世洛泰尔一世 (德语: Lothar, 法语: Lothaire, 意大利语: Lotario) (795年-855年9月29日),意大利国王 (818年 – 855年) 和神圣罗马皇帝 (840年 – 855年),是皇帝虔诚者路易和他的妻
- 天堂的孩子们《天堂的孩子们》(法语:Les Enfants du Paradis)是一部1945年出品的法国黑白电影,片长183分钟,导演马赛尔·卡尔内,编剧雅克·普莱卫,由阿尔莱蒂,让-路易·巴罗尔,玛丽娅·卡莎蕾,皮埃
- 扁虫动物扁虫动物原本是扁形动物门的同义词,此处是几个门的统称,属于两侧对称动物,也被归类为扁虫动物总门(学名:Platyzoa),但此分类尚未成为共识。本总门包括以下门:扁形动物和腹毛动物没有
- 蒂尔堡蒂尔堡(荷兰语:Tilburg,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郭宗坤郭宗坤(1977年12月27日-),惇叙工商肄业 ,日本料理店老板、厨师 ,曾受邀参加苹果日报“型男主厨到你家活动” ,曾在三立都会台“型男大主厨”节目,担任“特别大主厨” 。2011年6月18
- 千岛寒流亲潮((日语:親潮/おやしお oyashio,英语:Oyashio current)),或又称为千岛群岛洋流(日语:千島海流/ちしまかいりゅう chishima kairyū,英语:Kuril Current),是一股北太平洋亚寒带(英语:Subar
- 基奇纳基奇纳(英语:Kitchener,发音为/ˈkɪtʃɨnər/)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座城市,为滑铁卢区的行政中心,与邻近的滑铁卢市合称“基奇纳-滑铁卢”(Kitchener-Waterloo,简称“K-W”),而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