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喀托火山

✍ dations ◷ 2025-07-20 13:03:56 #喀拉喀托火山
喀拉喀托火山(印尼语:Krakatau)位于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中,又名拉卡塔岛(印尼语:Rakata)。它是一座活火山,原高813米,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地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1883年等级为VEI-6的大爆发,释放出250亿立方米的物质,远在毛里求斯岛都能够听到这次喷发的剧烈声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为火山爆发指数第6级。这次喷发以及继发的海啸摧毁了数百个村庄和城市,50000多人死于非命。原有的喀拉喀托火山的三分之二在爆发中消失,新的火山活动自1927年又产生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火山岛,名为喀拉喀托之子火山。该火山于2018年再次爆发,引发海啸,火山体积缩小了四分之三,高度从338米减少到110米。早在1883年喷发的前一年,火山附近的地震便开始频繁起来。从1883年5月20日起,蒸气在群岛最北的Perboewatan(英语:Perboewatan)岛观察到。但火山活动在5月底停止。7月20日开始,火山开始喷发,喷发所造成的波动使得停泊中的船只需以铁链加以固定。8月11日更大的喷发发生,火山灰从至少7个孔冒出。8月24日喷发变得更频繁。8月26日,火山进入了阵发期,每隔10分钟可以听到连续的爆发。8月27日,该火山进入了最后剧烈变动的阶段。在早上5:30、6:42、8:20及10:02分别发生了四起猛烈的喷发,其中最后一次是最大最响的。每一次喷发都伴随着大海啸,据相信超过了30米高。喷发是如此的猛烈,3,500公里外的澳大利亚与4,800公里外的罗德里格斯岛都能听到喷发的剧烈声响。小型的喷发一直持续到了10月。喷发过后,原来的火山岛大部分消失,只剩原来的南部,并留下了一个250米深的破火山口。大爆发所造成的火山碎屑流与海啸对该地区做成严重的影响。距离火山13公里远的Sebesi岛没有任何生还者,3,000居民全部罹难。距火山40公里的苏门答腊海岸村庄Ketimbang(英语:Ketimbang),有约1,000人被火山碎屑流所杀死。荷兰官方的统计数字为36,417人罹难,许多苏门答腊与爪哇的定居点被毁。许多文件报告发现了人类尸体被冲上了东非海岸。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所造成的海啸在2004年南亚海啸发生前是印度洋地区所造成死伤最惨重的海啸。一些爪哇部分地区的人口自此没有恢复,这些地区重新被丛林所占据,并成为乌戎库隆国家公园的一部分。Anak Krakatau("喀拉喀托之子")是1927年6月才冒出海面的火山岛。最初该岛被海浪的力量所拍打削平,但最终火山的生长速度超过了海浪的侵蚀速度。1930年8月,喀拉喀托之子终于成为永久岛屿,自那以后一直是火山学家研究火山岛形成的对象。自1950年代开始,该火山岛以每星期约13公分的速率持续增高中。2018年12月22日,该火山再次喷发,并造成海啸。截至12月24日,已造成430人死亡,1400多人伤,150人失踪。根据《卫报》报道,海啸造成海底山体滑坡(英语:Submarine landslide)。12月23日,分析卫星图像和直升机拍得的影像后发现火山西南麓连同山峰发生了山崩,沉入海中,造成海啸,火山因此失去了其三分之二的水面上高度和体积,余下大约110米(360英尺)高,体积缩减1.5亿至1.8亿立方米,只余下4000万至7000万立方米左右。2020年4月10日晚上10时左右,喀拉喀托火山发生喷发。1883年喷发后地理上的变化喀拉喀托群岛, 1992年5月18日

相关

  • 头孢唑啉头孢唑林(英语:Cefazolin,cefazoline 或 cephazolin),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病原细菌的抗细菌药,尤其针对蜂窝组织炎、泌尿道感染、肺炎、心内膜炎、败血性关节炎及胆道发炎(英语:bilia
  • 阿利库迪岛阿利库迪岛是意大利的火山岛,位于西西里岛以北的提雷尼亚海,属于埃奥利群岛的一部分,长2.9公里、宽2.3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675米,2001年人口105。
  • 新天地教会新天地耶稣教证据帐幕圣殿(朝鲜语:신천지예수교 증거장막성전/新天地예수敎 證據帳幕聖殿*/?),简称新天地教会或新天地,是由李万熙于1984年3月14日在韩国创建的基督教系新兴宗教团
  • 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圣若望二十三世(拉丁语:Sanctus Ioannes PP. XXIII,1881年11月25日-1963年6月3日),原名安杰洛·若瑟·龙嘉利(意大利语:Angelo Giuseppe Roncalli);于1958年10月8日至1963年6月3日
  • dz浊齿龈塞擦音(voiced alveolar affricate)是塞音d和擦音z紧密结合形成的一个浊塞擦音,国际音标为⟨d͡z⟩或⟨d͜z⟩。意大利语的浊z是此音。浊齿龈塞擦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
  • 茵陈蒿茵陈蒿(学名:Artemisia capillaris),是菊科蒿属的植物。多年生木状草本,通常生长在海边的旱生沙地上。与同科的“滨蒿”(Artemisia scoparia)共称为茵陈。其幼苗干燥后是一种中草药
  • 西斯汀教堂西斯汀小堂(拉丁语:Sacellum Sixtinum;意大利语:Cappella Sistina ;也称为西斯汀礼拜堂)是一座位于梵蒂冈宗座宫殿内的天主教小堂,紧邻圣伯多禄大殿,以米开朗基罗所绘《创世纪》穹顶
  • span class=nowrapAgsub2/subF/span一氟化二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g2F。这是一个银元素的氧化态不是整数的罕见例子。它可以由金属银与氟化银反应制得:它形成小的晶体并能反射古铜色的光,它也是电的良导体
  • 图们江细鳞鲑图们江细鳞鲑(学名:Brachymystax tumensis),为辐鳍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的一种,为温带淡水鱼,分布于亚洲俄罗斯萨哈林岛、阿穆尔河、中国及北朝鲜图们江流域,栖息在底中层水域,生
  • 斯科特诉桑福德案斯科特诉桑福德案(60 U.S. 393 (1857)),全称德雷德·斯科特诉桑福德案(Dred Scott v. Sandford),简称斯科特案(Dred Scott case),是美国最高法院于1857年判决的一个关于奴隶制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