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 (民国)

✍ dations ◷ 2025-07-05 20:19:13 #1860年出生,1933年逝世,张姓,盐山人,清朝医学家,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中医学家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张氏原籍山东诸城,明代迁居直隶盐山边务里,世代皆为儒家学者,其先祖张友三传有家训谓:“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可以学医。”。张氏自幼聪慧,父亲张丹亭精于医道, 他在跟随父亲读书的闲暇时间同时也兼学医理。

1885年,张锡纯治愈了使当时的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无策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开始应诊。但1911年前,仍主要以教书为主要职业。

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榜后,张氏虽然正值壮年,但对于追求科举功名并无太大的进取心,于是开始广泛搜集百余种医书,勤奋阅读,学识日增。当时正值清朝末年,西洋医学已在中国迅速传播。

1904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西式学堂,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他比较中西医学,认为各有长短,因而又自学西医,试图吸收西医长处以补中医的不足。经过十多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于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张氏年近50,医名渐渐在中国传开。

1911年辛亥革命后,应德州驻军统领聘请,在军中担任军医正数年。

1918年(民国七年),苏中宣等人聘请张锡纯到奉天(沈阳),在大东关开办立达中医院,并担任院长,提倡中西医合作,声名大噪。1920年代初期,与江西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称为“四大名医”。又和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被誉为海内“名医三张”。

1928年后寓居天津,白天诊病,夜间写作,开办天津“国医函授学校”,设立“中西汇通医社”,培养后继人才。

1933年秋天,因病逝世,享年74岁。

张锡纯的代表著作是《医学衷中参西录》,共七期,三十卷。

张锡纯曾创制过一帖名为“石膏阿斯匹灵汤”的方子,由中药退热药生石膏和西药阿斯匹灵两味组成,用以治疗感冒发烧等,开启中西药合用先例。据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张氏曾治一幼女,“发热旬余不愈(愈),先用凉药清其热,热退仍烦躁不安,后予以阿斯匹灵,发出白痧若干而愈。”

相关

  • 寄生虫病寄身虫疾病,是由于因寄生虫寄生后所引发的疾病,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常发生,特别是热带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疟疾。
  • 哺乳类胚胎发育胚胎发生(英语:embryogenesis)也称为胚胎形成或胚胎发育,是胚胎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起源是将只有单套染色体的细胞,融合成具有双套染色体的卵,可以经由卵子与精子受精
  • 体腔体腔(英语:body cavity),是由中胚层包裹的、内部充满液体的空间,分布在体壁和消化道之间。体腔是三胚层动物在胚胎早期发育,原肠形成之后,在内、外两胚层之间产生了中胚层,中胚层细
  • 职业运动职业运动员(Professional Athletes),通常专职于一项运动上,经由奖金赛而获利。在一些公开的比赛,有时会考量到运动员的实力差距,而禁止职业运动员参加。薪水会拿的比一般人更多。
  • 相泽唯衣相泽唯衣(1984年8月22日-,日语:あいざわ ゆい)是日本的AV女优 。出身于日本东京都。于2004年出道于AV成人电影界。
  • 储昌祚储昌祚(1559年-1630年),字肩宇,南直隶宜兴人。晚明官员。储昌祚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甲进士。历任鄱阳、浦城知县,政绩卓著,离任后,在两县均入祀名宦祠。升任重庆兵备佥事,致仕归里。
  • 阿默滕山坐标:46°25′02″N 7°31′02″E / 46.417127°N 7.517264°E / 46.417127; 7.517264阿默滕山(Ammertehore),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中西部,由伯恩州负责管辖,属于伯尔尼山的一部分
  • 米哈伊尔·瓦西里维奇·伏龙芝米哈伊尔·瓦西里维奇·伏龙芝(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Фрунзэ,1885年2月2日-1925年10月31日),苏联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共产党人、军事家、统帅,与托洛茨基同是苏俄
  • 帕克达什特帕克达什特是伊朗的城市,位于该国北部,由德黑兰省负责管辖,距离首都德黑兰25公里,海拔高度1,025米,2006年人口58,707,居民主要使用波斯语。
  • 四大名捕会京师《四大名捕会京师》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在1980年代的作品,是《四大名捕》系列之一,原来在《明报》连载。1988年由中国电视公司改编为电视剧《霹雳神捕》,其中将四大名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