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 (生物化学)

✍ dations ◷ 2025-10-02 12:22:09 #蛋白质结构,核酸

变性(英语:Denaturation)在生物化学中是指蛋白质或核酸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其高级结构发生破坏从而丧失生物活性的现象。

蛋白质的变性理论最早由吴宪在1931年提出,他认为蛋白质的活性丧失是其构象在特定因素下发生改变的结果。变性与水解不同的是,变性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如肽键断裂),只是维系蛋白质高级结构的次级键被严重破坏。

能够使蛋白质变性的方式有:高温,极端低温,酸,碱,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甲醛,尿素,高强度辐射等。

高温可以使食物中的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变性,杀死微生物,因此高温,如将鸡蛋和肉类加热,是常用的消毒手段。医用酒精可以消毒也是同样的原因。

核酸的变性是指双链的DNA、RNA两者的杂交分子在高温、物理作用或酶的作用下,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变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相关

  • 喷气式飞行包喷射背包(Jet pack)又称作火箭背包(Rocket pack)是一种单人用的飞行装置,通常是背着一组喷射引擎或火箭引擎将驾驶推离地面。喷射背包的概念在20世纪的60年代的科幻作品中出现,而
  • 单股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
  • 匍蜚蠊科见内文匍蜚蠊科(学名:Blaberidae),又名硕蠊科,是蜚蠊目匍蜚蠊总科之下两个科之一,也是蜚蠊目之下仅次于姬蜚蠊科的第二大物种分类。
  • 条件几率本文定义了表征两个或者多个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特点的术语。条件概率(英语:conditional probability)就是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条件概率表示为P(A|B),读作“A在B发
  • 六合二路六合路(Liouhe Rd.)是高雄市的东西向重要道路之一,本道路共分成三个部分,著名的六合夜市也在此路上,经三民区、苓雅区、新兴区及前金区。起端于建国一路,末端于市中一路。六合同春
  • 国耻演说国耻演说是由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41年12月8日,即珍珠港事件后一天,向美国国会联席会议所发表的演说。此演说得名于它的第一段:罗斯福将前一天描述为“一个
  • 切除修复切除修复(英语:Excision repair)是一类DNA修复机制,通过移除损伤核苷酸并从互补DNA链合成正确的序列的方式来进行修复。几种机制包括:
  • 吏曹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等于现代的文
  • 青龙奖青龙电影奖(朝鲜语:청룡영화상/靑龍映畵賞 Cheongryong Yeonghwasang;英语:Blue Dragon Film Awards)是由朝鲜日报自1963年起举办的韩国年度电影颁奖典礼。它是韩国最具影响力和
  • 舞曲舞曲(英语:Dance music),是一种音乐,用于跳舞时的伴奏,它可能是一首歌曲或其中一部分,或是为了加强节奏感而重新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