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

✍ dations ◷ 2025-07-16 01:51:33 #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市境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大理州佛寺,唐朝的塔,密檐式塔,云南的塔,南诏建筑,大理国建筑

坐标:25°42′45″N 100°08′51″E / 25.71250°N 100.14750°E / 25.71250; 100.14750

崇圣寺三塔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西北1.5公里处的崇圣寺内,紧临214国道,距洱海西岸4800米,是南诏、大理国皇家寺院。中间最高的一座与崇圣寺大门构成景区中轴线。

崇圣寺始建于南诏蒙劝丰佑统治时期(公元823~859年),在大理国时期扩展为890间屋子、11400尊佛像、三阁、七楼、九殿及百厦,被称为“佛都”。大理国22代国王中,就先后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

崇圣寺曾有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铜像、元代高僧圆护大师书写的“证道歌碑”及“佛都匾”、明代的“三圣金像”。崇圣寺经明清战争、清军围剿杜文秀、文化大革命等浩劫最终被毁,五大重器只剩下三塔。

2005年大理旅游集团重建崇圣寺,共耗资1.82亿元。现崇圣寺占地600亩,东西长1136米,南北宽352米,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方丈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释圣辉。

三塔矗立于崇圣寺大门前,寺东为千寻塔,即大塔,南、北为小塔,排列成三角形。

大塔名曰千寻塔,全名“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南诏蒙劝丰佑时期(823年—859年),即唐长庆四年到开成四年。千寻塔高58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砖塔,塔内空心,置有似“井”字形交叉木骨架,可以攀登塔顶;塔身下部为石砌台基,高1.1米,上层台基为砖砌须弥座,高1.9米。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千寻塔西方,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大理国时期,即在五代末北宋初期,高约42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在主塔台基石砌照璧上,嵌有明代万历年间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书写的“永镇山川”四字。

三塔处于地震频繁地区,千百年仍巍然屹立,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维修三塔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

苍山上俯瞰三塔

千寻塔

千寻塔

参见: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眼虫纲眼虫藻(学名:Euglena)是生物里的一个属,属于裸藻纲。其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它们有眼斑,它与趋光有关。眼虫为长梭形或圆柱形而带扁平的单细胞藻体,由前端小凹陷生出细长鞭毛一条,其运
  • 堂姐堂亲是指跟自己父亲有血缘关系的同姓氏男性亲人及其姻亲和后代;粗略地来说,如果不考虑改姓、随母姓等特殊情况,除了父母及两人的直系后代之外,来自父亲一方同姓的血亲(父亲兄弟及
  • 惩毖录《惩毖录》,朝鲜半岛史书,由朝鲜王朝官员柳成龙用汉语文言文写成,内容是专门记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并检讨朝鲜在战事中所得的教训。柳成龙本人曾参与该次战事,在《惩毖录》中忆述
  • 氮化硼氮化硼(BN)是一种由相同数量的氮原子和硼原子组成的双化合物,因此它的实验式是BN。氮化硼和碳是等电子的,并和碳一样,氮化硼有多种同质异形体,其中立方氮化硼结构类似于钻石,硬度仅
  • 土地兼并土地兼并(英语:land consolidation),是一个经济学和历史学的概念,指少数人(通常是这个社会的政治或军事集团)通过经济或暴力等手段拥有越来越多土地的过程。土地兼并的结果是另外一
  • 重庆市第六十八中学重庆市第六十八中学(英语译名:Chongqing No.68 Middle School),简称重庆68中,68中,旧称杨公桥中学,红岩二中是一所公办的义务制学校,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沙区示范初中。有着五十多
  • 刘玉堂 (1913年)刘玉堂(1913年-1980年1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后勤部车管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丰时丰时是唐代六诏之一的浪穹诏王,在位年期不明,死后由儿子罗铎继位。
  • 施韦贝尔巴赫河坐标:48°18′14″N 11°31′47″E / 48.30380°N 11.52978°E / 48.30380; 11.52978施韦贝尔巴赫河(德语:Schwebel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东南部,由巴伐利亚负责管辖,属于安珀
  • 莱斯特峰坐标:75°9′S 113°54′W / 75.150°S 113.900°W / -75.150; -113.900莱斯特峰(英语:Leister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玛丽伯德地,处于厄尔利海崖以北6公里,属于科勒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