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倭
✍ dations ◷ 2025-10-02 12:03:34 #倭
倭,《说文解字》释为:顺貌。从人委声,另外可解作遥远的意思。汉语用法中有“矮”,“小”的意思,如倭河马,倭黑猩猩等。倭是古代中国对日本列岛以及其近邻的的通称,居民称为倭人,国家则称为倭国。有说法认为倭是源自日语中,第一人称“われ”(Ware)。综合而言,“倭”的来历无通说,被认为“不明”。日文汉字中,“倭”音读为“わ”(Wa),与“和”字同。训读为“やまと”(Yamato)亦与“和”同。但中国有学者认为邪马台才是“やまと”的音译,倭是中国古代对倭奴的简称,但倭奴的汉语古音为wana、并不对应旧时日语词汇中“女人”的音读“wonna”。成王之时,越常献雉,倭人贡畅(鬯/郁金香)。幽、厉衰微,戎狄攻周,平王东走,以避其难。倭人习性与特征如下:战国时,盖国在钜(大)燕南,倭北,倭属燕。汉魏至晋时的日本正是女王当政,倭奴国即是倭国中的奴国,并不指女王国,而中国古代有以音译称呼和记载外国地理和人物名词的惯例。有人说倭来自日语“我”的音wa。唐代以前中国和朝鲜所用于称呼现今日本西南部分(主要是九州岛)之地理名词。此词汇的涵义随时间而有所不同,最早是朝鲜半岛用于称呼九州岛弥生人所建立的邦国。两汉经乐浪与朝鲜半岛人接触,进而得知倭人。后日本邪马台国兴,遣使纳贡魏国,魏明帝曹叡授邪马台国女主卑弥呼亲魏倭王。六朝时,倭遣使纳贡,中国各朝皆封其为倭王,然其国是倭(日语:やまと,转写:Yamato)、邪马台抑或其它日本势力则不得而知。隋唐以后,倭人政权开始自称日本,中国于武后时亦改称其名为日本。其他亦有日本为唐朝赐给倭国的国名之说。倭地位置由于《三国志》所记倭地位置为“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始度一海,千余里至对马国……又南渡一海千余里,名曰瀚海,至一大国,官亦曰卑狗……又渡一海,千余里至末卢国……东南陆行五百里,到伊都国……东南至奴国百里……东行至不弥国百里……南至投马国,水行二十日南至邪马台国,女王之所都,水行十日,陆行一月…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方位混乱错误,使得中国后世将其地理位置视为扬州之东。
相关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涉及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各个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整合应用,是一个研究材料的制备或加工工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性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跨领域学科。涉及的理论
- 斯普利特斯普利特(克罗地亚语:Split),是一座位于地中海畔、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南部港市。市内人口约有18万(2001年调查),是达尔马提亚地区最大都市,也是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同时,斯普利
- 基因敲落基因敲落(英语:gene knockdown)是指一种遗传工程技术,针对某个序列已经知道、但是功能未知道的序列改变生物的遗传基因,令到特定的基因功能下降,从而使到部分功能丧失或者减低,并且
- 多胺多胺(英语:polyamines),又称多元胺,是一种具有两个或多个主要胺基(-NH2)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的化合物包含一些合成物质,可以做为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原料,像是乙二胺(H2N–CH2–CH2–NH
- 铆钉铆钉(英文:Rivet),是一种机械紧固件,铆钉是用来永久固定工件,工件固定后,需要破坏铆钉或工件才能将已固定的工件分离,这一点和钉子及螺丝等紧固件不同。用铆钉固定或接合工件的方式
- 蒙古国行政区划蒙古国分为首都(蒙古语:нийслэл)乌兰巴托和21个省(蒙古语:аймаг)。省分为县,县分为村(蒙古语:баг)。截至2006年,蒙古国共有331个县。
- 月相月相,是由地球上所观看之月光形态。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之部分反射太阳光,才可见发亮,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之阴暗面。根据天文学,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
- 阿拉伯芥拟南芥(学名:Arabidopsis thaliana),又名阿拉伯芥、鼠耳芥、阿拉伯草,是一种原生于欧亚大陆的小型开花植物。拟南芥被认为是一种杂草;它是在路边和被扰动土地上被找到的。拟南芥
- 东阳东阳(1449年九月—1450年)为中国明朝时期广东起事者黄萧养的年号,前后共2年。
- 放射状胶质细胞放射状胶质细胞,又称伯格曼胶质细胞(Bergmann glia cell),为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放射状胶质细胞”一词描述了此种细胞的两大特征:自脑室区延伸至软脑膜之放射状突出物,以及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