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齐

✍ dations ◷ 2025-10-03 19:07:27 #1903年出生,1973年逝世,东京工业大学校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柏林工业大学校友,台山人,陈姓,广东建筑师

陈伯齐(1903年7月-1973年10月),广东台山人。教授、建筑学家。

1903年出生于台山汶村北拱一侨工家庭。早年就读于文海书院。

1924年毕业于广州高师附属师范学校,在广州教小学。

1928年,到日本神户同文学校教书。

1931年考取广东省公费留学,赴日东京工业大学学习预科。

1934年转入柏林工业大学。1939年毕业获得Dilpom-Ingenieur(等同于工程硕士)学位,期间考察了欧洲各国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1940年初回国,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授。随即倡议创办重庆大学建筑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在陈的影响下,该系不同于中央大学建筑系的“学院派”(由巴黎美术学院开创,侧重艺术训练、绘图,不注重技术,强调图画表现、古典美学构图)作风,教学课程侧重技术类、工程类训练、提倡现代风格、注重建筑的功能和技术因素。这种风格一部分是因为战时应用工程人才的需要,一部分是因于陈受到的日德教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影响。

1940年代,任重庆都市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建筑组组长。

1942年(一说1943年),重庆大学学生对本系教学不满,发生“驱逐陈伯齐”运动,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等最终在次年离开重大。

1944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1944年3月1日,陈担任总工程师建造的浮图关下的陪都体育场建成。

1945年11月,遭受排斥的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教授加入回迁广州的中山大学。后来,三人被称为华工建筑系三老。陈任建筑工程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3年,三人共同创办了民族建筑研究所,研究南方传统民居。

1958年,主持创立华南工学院亚热带建筑研究室(今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高校唯一一个建筑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习惯民居典型特点是“小面宽、大进深、多天井”,利于通风防潮、遮阳散热。

1958年-1959年,作为广东建筑学会代表之一,两度参加北京十大建筑设计组工作,期间是北京人民大会堂四个设计者之一。

1962年,陈伯齐兼任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杨廷宝教授等人共同筹划了全国建筑学教材。中国建筑学教材体系及教学大纲的完成,其中陈伯齐功不可没。

1965年,主持设计的华侨新村落成。

文革期间,被批判为“反动学术权威”。但陈在病榻上仍然坚持着翻译德文著作《新建筑在非洲》。有报道指陈去世时将所有书籍捐赠予重庆大学而非华南理工大学即是因为文革时的经历。

1973年10月4日在广州病世,葬于出生地汶村镇大陂头马山。

妻子 郭剑儿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陈伯齐性格和蔼,平易近人。设计师袁培煌195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据他回忆,当年在华工有人把陈伯齐名字中的“齐”字错读成“斋”,后来按广东称呼,大家都叫他“斋叔”。这个称呼被叫开来以后,久而久之,陈伯齐也欣然接受,不以为意。

在陈伯齐严格的教学要求下,学成毕业的学子被分配到各地的建筑设计院,他们优异的表现令华工建筑系日渐声名远扬。据袁培煌回忆,1955年,大学毕业的他刚一进入中南建筑设计院,就接到了一项艰难的任务:画出华中师大物理楼的屋面与地面伸缩缝大样图。没有通用构件图作为参考,袁培煌凭着学校所学的构造知识完成了任务。这令设计院的副总建筑师王秉忱颇为赞赏,他对袁培煌说:“你们学生能画出来也算不错了。”后来,历届华工分来设计院的学生都得到了上级的好评。袁培煌回忆称,学生们扎实的建筑技术知识功底,乃是受益于陈伯齐的全面施教。

相关

  •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法语:La dialyse péritonéale, DP; 英语: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在腹腔注入透析溶液,利用体内的腹膜过滤,清除血液中新陈代谢的废物及多余水分,俗称“洗肚”,是除血
  • 急迫性尿失禁过动性膀胱(Overactive bladder,简称OAB),又称为膀胱过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急迫性尿失禁;欲望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经常会有急切的想去排尿的症状,且会对个人的
  • 豌豆属豌豆属(学名:Pisum)是豆科蝶形花亚科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地中海和西亚。豌豆属有以下两个种:
  • 寄宿寄宿是指以住宿的目的在某地待处,现代的宾馆、酒店都有寄宿之意。而把儿童、老人或其他被照顾者安置于院舍,亦是寄宿的一种。目前在大学以及一部分中小学都有寄宿现象,设有宿舍
  • 本格拉本格拉(葡萄牙语Benguela)是安哥拉西部滨临大西洋的一个港口。本格拉位于安哥拉的首都罗安达之南,是本格拉省的省会。地理位置为南纬12度33分、东经13度25分。葡萄牙人于1617年
  • 风格矫饰主义,又有译为风格主义、手法主义,有时也被过于简单化地称为形式主义。是一种在16世纪出现的艺术风格。最早缘于瓦萨里的著作《艺苑名人传》,他用“grande maniera”等词来
  • 埃夫勒埃夫勒(法语:Évreux,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
  • 庐江郡庐江郡,中国古代的郡。在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设在长江南岸的庐江郡废郡,东部划属丹阳郡,西部划属豫章郡,尔后在江北的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重设庐江郡。郡治设在舒县,共辖1
  • 河南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的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河南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区,这17个地级行政区均为地级市;158个县级行政
  • 切恩德勒坐标:40°11′36″N 31°07′21″E / 40.1934°N 31.1226°E / 40.1934; 31.1226切恩德勒(Cendere,史上曾称“钱达尔”Çandar)是土耳其安卡拉省纳勒汉区的一个村庄。奥斯曼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