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蜜

✍ dations ◷ 2025-07-20 10:41:24 #佛教术语,巴利语词汇,梵语词汇


波罗蜜(巴利语:पारमि,Pāramī;标准藏语:ཕ་རོལ་ཏུ་ཕྱིན་པ་,转写:pha rol tu phyin pa),单数称波罗蜜,复数称波罗蜜多(梵语:पारमिता Pāramitā),佛教术语,意思为“什么什么的能力或观念”,或说“什么什么的可以帮人到达彼岸的能力或观念”。是所有菩萨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究竟菩提一切圣者的根本资粮(sambhāra)。在大乘佛教中一般称“度”,六波罗蜜即六度,十波罗蜜即十度;其具体内涵在北传、南传稍有不同。

由“Pāramā”和后缀“ī”所组成,“Pāramā”意为“至上的”,在这里特指菩萨,在此波罗蜜解释为“菩萨的责任”或“菩萨的财富”。从梵语字典里面的梵英翻译来看,“波罗蜜多”翻译有两种:1.“transcendental virtue”,意思是“超然的美德”。2.“coming or leading to the opposite shore”,意思是“来到或通往彼岸”。

汉地早期翻译为“度”(渡),以为词根是“pāram”(对岸,彼处),故解读为渡到彼岸;又称“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播罗弭多”,意谓从生死的此岸能因佛法而救度到涅槃解脱的彼岸。北传认为六渡包括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由于具体行门很多,故又加“万行”,俱称为六度万行。

在南传佛教体系中,波罗蜜有十种,出自《小部·本生》、《小部·譬喻》、《佛种姓》、《所行藏(英语:Cariyāpiṭaka)》及其注释书,《解脱道论》也记载这十种波罗蜜。

当菩萨被佛陀授记未来成佛后会靠自己想通成佛必须累积十波罗蜜,例如《本生经》第1卷记载释迦牟尼佛前世善慧菩萨被燃灯佛授记未来会成佛后靠自己想通要成佛必须累积十波罗蜜。

明昆长老所编著的《南传菩萨道》(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又译《大佛史》)将十波罗蜜视为声闻、缘觉与菩萨的共学道品,而非菩萨特德。

汉传佛教印顺法师认为是觉音尊者整理为十波罗蜜。

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和注释中载有菩萨道的修行方法,称为“大菩提乘”(Mahābodhiyāna),自古至今皆不乏其实践者。要成为菩萨(bodhisatta)必须发“至上愿”(abhinīhāra),并得到佛陀的亲自授记。在得到佛陀授记之后,菩萨至少必须用四阿僧祇及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十种波罗蜜。这十种波罗蜜分别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出离波罗蜜、智慧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忍耐波罗蜜、真实波罗蜜、决意波罗蜜、慈波罗蜜、舍波罗蜜。当菩萨修习诸波罗蜜达到圆满时,就能证悟等正觉,成为一切知佛陀。

上座部佛教十波罗蜜可以再缩小为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与智慧。

部派佛教时期,说一切有部毘婆沙师(迦湿弥罗)立四波罗蜜:布施(dāna)、持戒(sīla)、精进(viriya)、智慧(prajñā;即般若),以此统摄异说,将外国师别立的忍辱(kshanti)摄于戒,禅定(dhyāna)、多闻(Bahuśruta)摄于慧,戒、慧满即名彼满。

《增壹阿含·序品》,说出世部所诵《大事(英语:Mahāvastu)·多佛品》,《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乃至于《佛本行集经》、《修行本起经》、《六度集经》等,皆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波罗蜜,而为大乘佛教所采用。

又名六度无极: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梨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其中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

《法华经》、《般若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等诸多大乘经论皆取此说。宝行王正论说,布施、持戒为利他,忍辱、精进为自利,禅定、智慧为解脱,略摄大乘义。

大乘佛教又说有十波罗蜜(十度),为六波罗蜜上再设方便(upāya;沤波耶)、愿(pranidhāna;钵罗尼陀那),力(bala;波罗)、智(jñāna;若那)。

《解深密经》载,六波罗蜜之外另施设四波罗蜜之原因,谓方便波罗蜜为施、戒、忍三波罗蜜之助伴;愿波罗蜜为精进波罗蜜之助伴;力波罗蜜为禅波罗蜜之助伴;智波罗蜜为般若波罗蜜之助伴。

欲证佛菩提道必修十波罗蜜直至圆满,方有资粮能圆成佛道。在成唯识论称为十胜行,即菩萨在十地时所修行的道法,“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方能证得“究竟转依”。

相关

  • 寄生虫病寄身虫疾病,是由于因寄生虫寄生后所引发的疾病,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常发生,特别是热带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疟疾。
  • 肽键肽键(英语:Peptide bond,“肽”,拼音:tài)是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 − COOH {
  • 作者作者指创作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的人。从根本上说,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然而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特定条件下也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作者。例如作品的创作人受雇于某组织,为该
  • 亚硝酸酯亚硝酸酯,通式为R-ONO,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亚硝酸酯可看做是亚硝酸与醇类酯化形成的酯。一般由醇与亚硝酸钠在硫酸中反应制备。也可由二级溴代烷与亚硝酸银反应而得。亚硝
  • 弟,汉语口语又称弟弟或阿弟,其中粤语称细佬,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指的是二等亲中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同辈,而“弟”也可以用来指称家族内年纪比自己小的男性同辈。此外在古代时,弟
  • 陈子见陈子见(1994年5月8日-),生于台湾南投,中华民国新闻主播、网络红人、节目主持人、厂厂创意董事、欢乐无法党创始人。以网名“视网膜”在台湾网络媒体圈走红。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
  • 小行星55565700±50 km 940 km小行星55565((55565) 2002 AW197)是外海王星天体(TNO),它在2002年被米高·E·布朗等人发现,被分类为QB1天体。它是矮行星候选者,并且它的位置靠近古柏断崖。由史
  • 伯恩斯坦伦纳德·伯恩斯坦(英语:Leonard Bernstein,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犹太裔美国作曲家、指挥家、作家、音乐教育家、钢琴家。伯恩斯坦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劳伦斯,生名“路易斯”
  • 罗马尼亚电视台罗马尼亚电视台(罗马尼亚语:Televiziunea Română / TVR),或称罗马尼亚电视公司(Societatea Română de Televiziune / SRTV),是罗马尼亚的国家电视台,总部位于布加勒斯特。该电视
  • 詹姆士·约克詹姆斯·阿兰·约克(英语:James Alan Yorke,1941年8月3日-),美国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数学和物理和数学系前任系主任。他和本华·曼德博是2003年日本国际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