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達人

✍ dations ◷ 2025-10-02 14:32:41 #印度民族,亚洲民族宗教团体

蒙達人(英语:Munda people)是分布于印度东北与孟加拉的少数民族,约有400万人口。他们是少数不使用种姓制度的印度民族,而是以“帕哈系统”为主要的社会制度。同时,蒙達人也是融合多个信仰的民族,包括萨纳教、基督教、印度教。

蒙达族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的比哈尔邦、贾坎德邦和奥里萨邦,大约是北纬20.15° 东经85.50°E到北纬25.37° 东经85.13°一带。

除上述两邦外,也有少数分布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与孟加拉。

对于蒙達人的界定随时代而变动,常与柯尔人和霍人等蒙达里语使用民族归类为一民族,因此对人口的统计差距极大。

根据现有1978年的调查,蒙達人约400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印度,属印度最大的表列部落。

另外也有200万之说,但一倍的差距应是对蒙达民族之界定不同造成。

大部分族人使用蒙达里语。属于南亚语系>蒙达语族>北蒙达语支>蒙达里语。

根据200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约有47万的语言使用者。

以国家而言,大多在印度、孟加拉与尼泊尔。以民族而言,除蒙達人外,桑塔尔人、柯尔人、霍人也都是使用蒙达里语。

蒙達人并无自己专属的书写体系,因此现存的书写系统有孟加拉文、天城文、欧利亚语文字,或学习印度当今的官方语言印地语。

蒙達人多群居于印度东北与孟加拉西部,此处为热带地区,气温偏高,尤其在4、5月之际。

因季风雨靠山的地形,6、7月雨量极多,又受到印度洋热带气旋影响,多飓风。

此处自然资源丰富,使当地人现得以藉采集、林业、矿业等工作谋生。

蒙达民族时常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的部落,起源于西孟加拉邦一带,尔后有数次迁徙(最初源自东南亚,大约在4000-3500年前从东南亚到达奥里萨海岸)。

迁徙路线主要是往西与往南移动。

博萨蒙达Birsa Munda(Birsa Munda)是被当作蒙达部落中的先知,他在印度脱离英国殖民之际投入对政府的抗争,并参与和带领各种运动促成了印度的独立。

也因为博萨蒙达的努力,蒙达民族在印度建国之际受到其他民族十足的尊重。

蒙达语又称科拉里亚语,因此蒙达语族自古也时常被称为科拉里亚人或柯尔人。

也有另一说,认为蒙达族与柯尔族都是蒙达语族的一支,并不互相重叠。

然而后来各民族的通婚和涵化,各份文献中蒙達人与柯尔人的分野更加不鲜明,各自定义也不相同。

东北各部落相似,主要规范为一夫一妻制,但仍有一夫多妻的婚姻存在,且为从父居。绝大部分蒙达族家族都是父系氏族。十分特别的是,蒙达族并不排斥与其他部落或民族的人通婚,甚至是乐意的(willingness)。

虽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印度各地被广泛使用,但在蒙达族传统中较不在意种性的阶级,而是以部落与社群为认同的单位。

但在某些社群中已渐渐的被主流社会所影响,融入种性系统中。

蒙达族的部落分成许多子社群,如Patar、Mahali、Kanpat,每一个社群中都会有一个年轻男子训练所(gotiora),会在此训练社群中的男孩,包括掌管政治、仪式进行、打猎。

每个社群中也会一个村落长老组织(潘查雅特),负责部落中的主要政策或仪式活动,并且在任何人得知他人违背社会规范习惯,甚至是发称突发状况时,都有义务(duty)去通知长老组织,这便是帕哈系统(Parha system)。

传统而言,蒙达诸部落是以伐木为业,也同时保有狩猎的生活方式,然而近期急遽的转型为农业社会。

目前有许多蒙達人并不拥有土地,而是成为农田的底层劳力提供者。

传统信仰以泛灵信仰和萨纳教Sarnaism为主,其中萨纳教为多神信仰,最重要的神便是singbonga,也就是太阳神的意思,他们相信singbonga会惩罚违反规矩的人。特别的是,信仰萨纳教的人们并没有创造出如圣经一般的教条,而是随着文化与传统去调整以适应当代社会。

蒙達人除了信仰萨纳教外,也信仰基督教,但却是本土化后的基督教,与西方的基督教有着很大的差异。

而在与印度其他民族不断接触,文化互相影响的背景下,也有资料指出现在几乎超过六成的蒙達人为印度教。

蒙達人的音乐艺术多样且历史悠久,且每个子群体流传的歌谣都不尽相同,且与政治体制有所关连。

例如Lahsua子群体就创造出了一首与长老组织裁判、审判权力有关的歌,歌词如下:

Kone raja umaralain 这个掌权者要被废除了

Kone raja sambharalain 这个掌权者被加冕了

相关

  • 古气候学古气候学(Paleoclimatology或palaeoclimatology)是研究古代地质时期气候条件并试图建立可靠的大气过程模型的综合科学。包含许多学科组成。古气候的变迁则记录呈现于地层、树
  • 苏格兰盖尔语苏格兰盖尔语(英语:Scottish Gaelic),或仅简称盖尔语(Gàidhlig;IPA:/ˈgɑːlɪk/),属于凯尔特语族盖尔亚支的一种语言。也被称为高地盖尔语或高地苏格兰语。与苏格兰盖尔语同属盖尔
  • 化学计算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是一门应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来处理化学数据的学问,它是分析化学的三级学科,化学计量学可以优化化学量测过程,并从化学量测数据中最
  • 关原之战关原之战(日语: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国陆军参谋部出版书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带领的东
  • 圣珀尔滕圣珀尔滕(德语:Sankt Pölten)在1986年成为下奥地利的首府,是奥地利最年轻的首府。人口49,121 (2001)。官方网站
  • 玛尔塔·阿赫里奇玛尔塔·阿赫里奇(西班牙语: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阿根廷钢琴家,第七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首奖得主,被视为当代最伟大的钢琴大师之一。阿赫里奇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父亲祖
  • 科罗拉多泉科罗拉多斯普林斯(英语:Colorado Springs)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第二大、美国第49大城市,也是艾尔帕索县的首府。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5年的估计,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约有人口36万98
  • 各加盟共和国国徽苏联加盟共和国国徽具有极大的共通性,都以共产主义的代表符号镰刀锤子和红星作为主要特征,在国徽下部也全部拥有升阳标识(尽管实际上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之东,可以解释为日落),被
  • 公孙瓒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刘宽碑阴》名字取自圭瓒一词,文史多作伯珪,当取碑),东汉末期人物,幽州辽西令支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刺史。曾与刘备和刘德然共同师事于卢植。镇守辽西
  • 甘部甘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九个(五划的则为第五个)。在中文中,甘部归于五划部首。甘部通常是从下、左、右、中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