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 dations ◷ 2025-10-03 18:49:37 #王羲之
次子王凝之,字叔平,妻子为谢道韫。 三子王涣之,生卒不祥。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 五子王徽之,字子猷。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曾做过东晋的侍中、尚书、豫章太守。 七子王献之,字子敬,人称“小圣”,和王羲之合称“二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其书法师承卫夫人、锺繇。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取得的成就影响巨大,被后人誉为古今之冠,尽善尽美。但其真迹皆已失传,著名的《兰亭集序》等帖,皆为后人临摹。王羲之七岁跟书法家卫铄学习书法,庾翼在荆州见时人竞习王羲之书体,不以为然说:“小儿辈乃贱家鸡,爱野鹜,皆学(王)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相传王羲之住处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练完书法均在此洗笔,每日习字,久之,池水为之变黑,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当年王羲之在温州担任永嘉郡守之际,曾在今温州墨池坊挥洒文墨,故于温州旧鹿城区市政府前有一墨池。王羲之在南渡后,好山水与交友,“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孙绰、许询、谢尚、支遁等宴集于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写成后两年,因不受朝廷重用,即“称病去郡”。终老嵊县金庭。许询得知王氏隐居金庭,特从萧山赶来与之为邻。卒葬于孝嘉乡济度寺。王羲之的书法实践,变当时流行的章草、八分为今草、行书、楷书,是书体转换时期平地而起的高峰。其书法尺牍散见于唐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孔侍中等名品。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家。王羲之曾指导陈郡谢氏的谢安,谢安书法亦成一格。唐太宗时,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时只有160余件,至今存世的王羲之摹本仅有20余件,至于真迹除了碑文之外已无存世。以下为王羲之生平大事及写帖之年份:王羲之十六岁,开始随同叔父王廙学习书法及绘画。三月,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即位,史称晋元帝。维基共享资源中有关王羲之(分类)的多媒体资源

相关

  • 盛行率盛行率(英语:prevalence rate,又称流行率、患病率)在流行病学中是指某特定时间总人口中患有某病或症状的人口所占比例。盛行率的计算方式是将一研究中,发现有特定病症的人数除以
  • 阳明山温泉阳明山温泉,原称草山温泉,位于台湾阳明山前山公园一带,在日治时期就与北投温泉、关子岭温泉、四重溪温泉并列为台湾四大温泉。阳明山温泉的水质属于酸性硫酸盐泉,俗称白磺泉。阳
  • 棕榈树棕榈科(学名:Arecaceae)又称槟榔科,棕榈目下的一个科。目前已知棕榈科下有202属,大约2,800余种。本科植物一般是单干直立,不分枝,一般为乔木,也有不少是灌木或藤本植物(如省藤属)。叶
  • APG系统《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这种分类法主要依照植
  • bNMDAR/b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英语: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简称NMDA受体或NMDAR)为麸胺酸盐受体,是一个主要的分子装置,控制突触的可塑性与记忆功能。NMDA受体是一种离子型麸
  • span class=nowrapPtClsub4/sub/span四氯化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tCl4,为棕色固体,其中铂为+4价。和典型的Pt(IV)化合物一样,四氯化铂的金属中心采用八面体配位{PtCl6}。该几何构型通过形成其中一半的氯桥配
  • 不害不伤害(梵语:अहिंसा,ahiṃsā,巴利语:avihiṃsā),又译不杀、不杀生、不害,原意是指对一切有情不加以伤害,为非暴力之意。源自古印度宗教,由印度教、耆那教及佛教承袭下来。佛教
  • 李冰冰李冰冰(1973年2月27日-),祖籍山西晋中,出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中国大陆女演员。师范学校毕业,曾任音乐老师,后来考上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中国致公党成员。1993年进入上海戏
  • 梅格·惠特曼梅格·惠特曼(英语:Margaret Cushing "Meg" Whitman,1956年8月4日-),惠普公司总裁暨首席执行官。自1998年起担任在线拍卖及购物网站亿贝(eBay)的董事长及总经理,她也是2006年9月的《
  • 哥德山脉哥德山脉(英语:Gothic Mountains)是南极洲的山脉,位于玛丽伯德地,属于毛德王后山脉的一部分,全长32公里,山体由花岗岩组成,美国探险队在1934年12月首次踏足该山脉。坐标:86°00′S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