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

✍ dations ◷ 2025-10-02 01:31:00 #封丘县
封丘县(封邱县)是中国河南省新乡市下辖的一个县。封丘为“古封父之国”,丘,坟墓也,封丘即封父坟墓的所在地。封父是炎帝的后裔。汉高祖时置封丘县,不久又析置平丘县。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封丘属兖州陈留郡。西晋初,撤平丘县,并入封丘。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撤封丘归并酸枣。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恢复封丘县建置。北齐高洋建国(公元550年)二废封丘。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恢复建置。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废封丘,置守节县。次年恢复建置。唐初,封丘属河南道汴州陈留郡。五代袭唐制。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封丘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封丘属京畿路开封府。金归南京路开封府。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明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清因明制。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划归卫辉府。民国初,废府制,封丘县直属河南省,民国五年(1916年)省下设道,封丘归河北道。民国十三年(1924年)撤道归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省划分为11个行政区,归第四行政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占据封丘,日伪在省下设道,归豫北道。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仍恢复原建制,封丘仍属第四行政区濮阳专员公署。1946年初,原卫南县(今滑县)西南部、文岩渠北的15个自然村从卫南县划归封丘县。1949年归平原省濮阳专署。1954年濮阳专署撤销,划归新乡地区。1964年5月,长垣县赵岗公社29个自然村划归封丘县。1986年,新乡地区更名为新乡市,属新乡市辖县。截至2008年10月1日止,划分为6镇13乡。城关镇、黄陵镇、黄德镇、应举镇、陈桥镇、赵岗镇、留光镇、潘店镇、城关乡、荆乡回族乡、王村乡、陈固乡、居厢乡、鲁岗乡、荆宫乡、曹岗乡、李庄乡、尹岗乡和冯村乡。封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北,华北平原中部,地处黄河故道。东临长垣县,南隔黄河与开封市相望,西靠延津县、原阳县,北接滑县。封丘地势平坦,地貌复杂,沙岗、平原、洼地兼有,黄河大堤以南滩地较高,其余地势低洼。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65-72.5米。黄河从县南和县东流过,境内流长56公里,均为地上“悬河”,引黄灌溉非常便利(仅县南及县东部分地区)。过境渠有天然渠、文岩渠,两渠水资源每年平均1.13亿立方米。封丘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1.0℃。7月份平均气温27.2℃。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水量615.1毫米。无霜期214天。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719510;除汉族外,有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苗族等,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2%。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和玉米等,是全国10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金银花为重要经济作物;工业已形成了建材、化工、食品加工、酿酒、机械制造等门类,同时封丘也是中国重要的皮毛集散地之一。

相关

  • 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常任成员(俗称五常),五个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代表政权曾有所改变。中国原由中华民国
  •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镰刀型红血球疾病(英语: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组通常由双亲遗传而来的血液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叫做镰状红血球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 SCA)。该疾病会引起红
  • 判例法判例法(英语:case law),就是以个案判例的形式表现出的法律规范,以遵循先例的法律原则作为其建立的基础。简单而言,作为判例的先例对其后的案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成为日后法官审判
  • Wiki引擎Wiki引擎,或称为Wiki软件,是指用来架设Wiki的软件。广义来说,即是一种软件能作为网络共笔,供网民自行编辑,并最终集合成完整的数据库。狭义来说,即是能达成维基百科样式的软件。由
  • 曼弗雷德·艾根曼弗雷德·艾根(德语:Manfred Eigen,1927年5月9日-2019年2月6日),德国化学家及生物物理学家,曾任位于哥廷根的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所主任。1927年艾根出生于德国波鸿。完成
  • 康科德康科德(英语:Concord)可以是以下地名:
  • 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义政时期的应仁之乱(亦有始于明应之变的说法)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纷乱及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最终,历
  • 核潜艇核动力潜艇,简称核子潜艇、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采用这种动力来源的潜艇几乎都是军事用途,仅有少数核
  • 胡什比莎格胡什比莎格(“Hušbišag”或“Hushbishag”)是苏美尔地狱女神。她是纳姆塔尔的妻子,并与他生下了 一位女儿-赫姆第库格(Hemdikug)。
  • 管仁健管仁健(1963年4月16日-),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基督徒,外省人第二代,籍贯山东莒县,出生、成长于台北北投。管氏也是翻译家、文史工作者、教师、编辑、时事评论员。台北市中国市政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