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酱

✍ dations ◷ 2025-10-08 12:29:32 #柑橘制品,果酱

柑橘酱(marmalade)是把柑橘属植物削下的果皮、果汁、糖和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并慢慢煮至水分收干而制成的一种果酱。适合的柑橘属植物包括柠檬 、瓯柑、橙、青柠、莱姆、葡萄柚、柚子、橘子等等。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记载,英语出现橘子酱的名称Marmalade是于1480年左右,借用自法语的Marmelade,以及葡萄牙语中的Marmelada。而按照葡萄牙当地的词典Dicionário Etimológico da Língua Portuguesa,记载Marmelada一词的最古旧文献是剧作家Gil Vicente一部写于1521年,名为《Comédia de Rubena》的作品:

同时间,Marmelada一字属于另一词语Marmelo的变化形。Marmelo在当地的意思是榅桲,而Marmelada则是由榅桲加工制成的果酱。最后,Marmelo一词又可追溯至拉丁文,直译是“蜜糖苹果”(μελίμηλον,melímēlon,Honey Apple)。在古希腊,这其实包含各种球状水果。

Marmalade这一字词在其他语言,如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当中,亦涵盖了所有水果类的果酱制品。

在古希腊,当地出产的榅桲和相关水果对一般人来说是过分浓缩、涩味过重。为此,他们把那些水果加入蜜糖中慢慢煮熟,成为一种带有甜酸味道、类似果冻的物体。后来的罗马人亦从古希腊中学懂这种制作方法。尽管他们并未知道,造成这结果的原因是在于相关植物包含果胶。一本名为《Apicius》的罗马烹饪书,就记载了把整个榅桲水果连带果叶和果柄,连同蜜糖一同辅助稀释的机器中,方能做成“罗马橘子酱”。随后到拜占庭帝国时代,君士坦丁七世的仪式书中提及制作橘子酱的材料不再限于榅桲,还会加入柠檬、玫瑰、苹果、李和西洋梨等等,提出颇多的可能性。

中世纪时期,榅桲制橘子酱以法语“cotignac”命名,分有已隔渣和未隔渣版本。这些果酱口味一度在16世纪逐渐消失,直至17世纪才在《François Pierre La Varenne》重新推出食谱,但味道已经变了不少。同时间,橘子酱辗转传到了英国,其名称的意思亦不停改变,最终定义为任何柑橘属植物制成的果酱,并成为当地普罗大众经常吃到的食物。这普及亦促成现代欧盟在橘子酱英文——Marmalade一词上跟随英国的定义,不容许其他国家把所有水果果酱都称作Marmalade或类近词语。

英国柑橘酱多用产自西班牙的苦橙。苦橙之果胶含量较甜橙丰富;而果皮的苦香也造就了一种特殊风味。

而在苏格兰邓迪市,橘子酱的制作特别源远流长。1797年,一位名为James Keiller的男人和他的母亲在河口开了一间小商店,以售卖糖果和果酱为主。后来,他们正式开了一间工厂制作“邓迪橘子酱”。果酱内里混合了相当大片的苦橙果皮,意外地受到大众欢迎。不过,Keiller一家曾因讹称橙橘子酱是由他们发明,而导致声誉受损。实际上,橙橘子酱在英国出现可以追溯至詹姆士·包斯威尔于1777年4月27日写给塞缪尔·约翰逊的信件,当中提及“我的妻子用橙制了一些橘子酱给你。”(My wife has made marmalade of oranges for you)。

根据文献记载,亨利八世于1524年曾收到来自葡萄牙的榅桲制橘子酱,在现时的南欧地区仍有制作。源自葡萄牙的证明出自当时一位名为William Grett的人,于1534年5月12日献给英国皇室成员Lord Lisle的信和礼物。信中就提及“我刚刚向领主你奉上一盒橘子酱,另一盒则献奉给我尊敬的女士,你的妻子。”(I have sent to your lordship a box of marmaladoo, and another unto my good lady your wife.)这被指是葡萄牙橘子酱传入英国的契机。

法国有一个字词变形的传说,指当地橘子酱的名称是来自一句“Ma'am est malade”(法语意指夫人病了)。相传苏格兰玛丽一世从法国搭乘上航船归国时,她要用到法国厨师准备的糖混榅桲来解决半途晕船浪的问题。亦有性质大致相同的故事是以玛丽·安托瓦内特为主角。

在加利福尼亚州,橘子酱是用一般甜橙的果皮制成,比英国制品少了一层苦涩。

美国密码学专家Lambros D. Callimahos是一位相当喜欢橘子酱的人,尤其是邓迪橘子酱。就连他和学生进行密码学工作的一个非官方研究组织,都因此而起名为“邓迪学会”。

相关

  • 土壤气体土壤气体是土壤结构组成空间的间隔中所存在的气体。在一般土壤中,主要的气体包含了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当中的氧气至关重要,因为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
  • 伊西多·拉比伊西多·艾萨克·拉比(英语:Isidor Isaac Rabi,出生名为以色列·拉比,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因发现核磁共振(NMR)而获得194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核磁共振
  • 庞毕度中心蓬皮杜中心(法语:Centre Georges-Pompidou)全名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是一栋座落于法国首都巴黎第四区的复合建筑,
  •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语: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一座射电望远镜,焦比达0.467。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
  • 空中消防空中消防是指运用飞机、直升机或其他航空设备,从空中扑灭火势的行动或技术,通常用于森林大火等大面积火灾。消防飞机搭载用专用的水槽,以盛装灭火剂或水,来源可以是地面装填或是
  • 1819年1819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乌克兰人民运动乌克兰人民运动(乌克兰语:Народний Рух України, Narodnyi Rukh Ukrajiny)是乌克兰的一个政党。现任领导人为波利斯·塔拉修克(Borys Tarasyuk)。该党目前是欧
  • 喜福会喜福会(英语:The Joy Luck Club)是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畅销小说,同时也是她的代表作。1989年出版,小说围绕旧金山的四个华人移民家庭的母女,他们在社团“喜福会”里打麻将,
  •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或译按需分配(英文: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德文:Jeder nach seinen Fähigkeiten, jedem nach seinen Bedürf
  • 无氧酸无氧酸,或称氢酸,即水溶性成酸性的二元氢化物得水溶液。这类物质除按一般二元化合物命名外,水溶液可以视为无氧酸。命名为氢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