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蝠属

✍ dations ◷ 2025-10-02 05:35:25 #始新世翼手目,过渡化石,2008年描述的分类群

爪蝠属(学名:)为目前已知最原始的两个蝙蝠单型属演化支之一,栖息于52.5百万年前始新世的美国怀俄明州。

于2003年,两具爪蝠的化石出土于绿河组(英语:Green River Formation),并于2008年二月将发现发表于《自然》,将爪蝠分类于独立的爪蝠科下。爪蝠属的学名其意思为“有爪的蝙蝠”,种加词则是来自于发现者,化石探勘与标本制作人员邦妮·芬尼(Bonnie Finney)。

爪蝠属与其他蝙蝠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五指上均具有爪,而目前已知的蝙蝠均只有其中的二或三指有爪 。

芬尼氏爪蝠的发现,解决了多年来蝙蝠回声定位(英语:Animal echolocation)的发展是否早于飞行能力的争议。芬尼氏爪蝠具有完整发展的翅膀,明显具有飞行的能力;然而它们却缺乏现存可回声定位蝙蝠所具有的膨大耳蜗,而比较像是不可回声定位的狐蝠。这代表,早期的蝙蝠是先发展出飞行能力后才演化出回声定位的能力。

然而于2010年,对芬尼氏爪蝠化石骨架结构的重新检视,发现它们仍然可能有能力透过喉部发声进行回声定位。不过由于化石有受到挤压变形,因此研究者也指出他们其实无法完全肯定芬尼氏爪蝠的喉部构造,这代表着爪蝠是否能进行回声定位仍有变数。

由于化石并为保存完整的眼窝,因此目前仍不清楚爪蝠是否具有和其他夜行性动物一样的大眼睛。缺乏大眼睛代表爪蝠可能为昼行性,不需要仰赖回声定位来探索环境及寻找猎物。

爪蝠与伊神蝠的生存年代相近,这此之前伊神蝠被认为是唯一已知最早的蝙蝠物种

在沙盒动作冒险游戏《方舟:生存进化》中,出现了属于爪蝠属的虚构物种,具有远大于真实化石纪录的体型。

相关

  • 皮疹疹为皮肤感染疾病的病征之一,疹通常是皮肤上的红肿、痒或皮肤粗糙。疹并没有特定的病因,可以是任何疾病所引起的。通常的病因包括病毒、免疫系统过量、食物或环境过敏所引起的
  • Fe(OH)sub2/sub氢氧化亚铁,化学式为Fe(OH)2,几乎不溶于水,是一种碱。用碱溶液和含有亚铁离子的盐溶液反应可制得。氢氧化亚铁本身是白色物质,但可以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呈红棕色或红褐色
  •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英语: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缩写:MSDS)是一个包含了某种物质相关数据的文档。 中国在2009年2月1日实施之最新国家推荐标准GB/T 16483-2008《化学品安
  • 新王国第八第十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一个时期,起于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涵盖了第十八王朝、第十九王朝及第二十王朝。在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对外扩张势力,但人民的精力却为战事所消耗
  • 世界主权争端领土列表世界主权争端领土列表列出世界上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边界争端根据成因可分为位置性的边界争端(Positional Boundary Disputes)和领土性的边界争端(Territorial Boundary Dispu
  • 狗粮犬粮,或称狗粮,是人类用来喂养狗的食物。因人类生活型态改变,饲养狗转趋为家中宠物,人类进而发明能长期保存、方便喂食饲料产品,发明至今已有约六十年历史。仅在美国,2007年狗的饲
  • 绿原酸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又名氯吉酸、氯原酸、咖啡单宁酸、杜仲绿原酸、全蝎提取物、咖啡酰奎尼酸等,是一天然的化合物,由咖啡酸及(−)-奎尼酸酯化而成。 绿原酸是一种重要
  • 矛盾粗略的说,矛盾(英语:Contradiction)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存在差别。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白话文大意为:有一位卖盾牌和卖矛的楚国人,
  • 中坡中坡,原名中陂,是台北市的一个地名,位于今信义区东部,范围大致包括大道里、大仁里、中坡里及中行里。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该地区为一街庄,称为“中陂庄”,隶属于大加蚋堡。该庄
  • 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种已被广为接受的社会学概念,由皮耶·布迪厄首先提出。布迪厄和让–克洛德·帕斯隆于《文化再制与社会再制》一书中首次使用到了此一名词。在本书中,他试图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