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

✍ dations ◷ 2025-10-12 21:00:49 #1955年出生,在世人物,辽宁人,孙姓,中国社会学家,中国自由派,北京大学校友,北京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校友,清华大学教授

孙立平(1955年5月7日-),辽宁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学家,现在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1955年,孙立平出生在辽宁省。1977年恢复高考后,1978年,孙立平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新闻专业,后又考上南开大学学习社会学。1983年至1999年,孙立平在北京大学执教。2000年至今,孙立平转入清华大学执教。

1999年,在北京大学“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提出“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

2000年,与其同事和学生一起在《清华社会学评论》上发表“当代中国农村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一组文章;

2001年,在“过程—事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践社会学”,倡导对中国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研究。《迈向实践社会学》发表在《学海》2002年第三期,《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五期;

2002年,在有关研讨会上宣读了《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长篇研究报告。是为研究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第三个系列报告,对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2003年,出版《断裂----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一书,其中“断裂社会”的理论观点被海内外报刊广泛转载。同年提出“新失业群体”的概念;

2004年,出版《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和《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提出社会断裂的基础是社会权利的失衡。

2005年,在《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中提出发展社会学中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转型理论的构想;出版《博弈:断裂社会中的利益冲突与和谐》,提出利益博弈开始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和形塑利益格局的重要机制。

2006年,出版《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提出守卫社会生活的底线和重建社会基础秩序,并以此对“制度是如何失败的”问题提出新的解释;提出以延长社会学核心概念解释链条的方式,强化社会学学科的解释力度,以适应社会转型对社会学的新挑战。

2009年,出版《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提出在关于稳定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思维,即用秩序思维替代稳定思维。我们要准确判断中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的性质,准确判断社会发生大的危机的可能性。在这个前提下,用充分的自信来面对这个社会,面对这个时代。作者认为,中国社会的冲突是基于利益的冲突,利益冲突是理性的冲突、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的任务不是消灭这种现象,而是要为这种现象的发生设立规则,为这种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化地方法。

孙立平致力于反思文化大革命。

孙立平批判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溃败和权力溃败,提出“阳光法案”。

孙立平提出转型社会学。

2006年,《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

相关

  • 毒性弱化弱化子(attenuator,又译衰减子)是指原核生物的操纵子中可以明显衰减乃至终止转录作用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位于操纵子的上游。在研究大肠杆菌(E. coli)的色氨酸操纵子表达弱化现象时
  • 称制临朝称制是指古代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君主制时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朝鲜、越南、琉球等国称国王,日本称天皇)执掌国政。如果男性代理国政称摄政
  • 丁酮丁酮也称为甲乙酮(Methyl Ethyl Ketone,简称MEK,亦有人称为2-Butanone 等名称),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可燃液体,带有一种强烈的奶油糖果的甜味,类似于丙酮。用作溶剂、变性剂、催
  • 波希米亚波希米亚(捷克语:Čechy;波兰语:Czechy;德语:Böhmen;拉丁语:Bohemia)是古中欧地名,占据了古捷克地区西部三分之二的区域。现在位于包括布拉格在内的捷克共和国中西部地区。广义上,尤其
  • 达利语达利语(درى‎),也译作达里语,又称达利波斯语或阿富汗波斯语,是一种在阿富汗使用的波斯语的变体。一种说法是,“درى‎”一字是从“Farsi-e Darbari”转变而来,意思是“波斯王
  • 折掘王后折掘王后,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后。也是史书唯一明确记载的南凉王后。嘉平元年(408年)十一月被立为王后。她出自鲜卑家族折掘氏,至少为秃发傉檀生下一个儿子——太子秃发虎台。
  • 卞赓卞赓(1868年-1911年),字虞卿,江苏海州(今江苏灌云县)东辛乡中正街人,清末将领,光绪年间武状元。同治七年(1868年),卞赓生于海州府灌云县中正街,光绪十八年(1894年)武殿试一甲第一名。赐武进
  • 粉果小檗粉果小檗(学名:)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7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陈应时陈应时(1933年-2020年6月12日),笔名百归、沙里、石里等,上海人,男,中国音乐史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致力于敦煌乐谱解读。
  • 断路器断路器(英语:Circuit Breaker,简称CB),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主要功能是合上和断开回路(ON/OFF POWER)。别名:空气开关、保险掣、无熔丝开关。断路器会在短路和严重超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