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

✍ dations ◷ 2025-10-07 22:58:19 #甜味
甜味是一种基本的味觉。在全球众多文化中,甜味都象征着美好的感觉;此外,所有的人类文化都偏好甜味的食物,对甜食的偏好,是普世人性。许多化合物是甜的,在生化物质中简单的碳水化合物都有些甜味,蔗糖是典型的甜味物质,而果糖更甜。许多植物会产生葡萄糖苷(配糖体,glycoside)比糖要甜很多。一般认为产生甜味必须具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甜味物质的化学结构。例如对单糖来说,甜味来源于单糖结构中羟基的数目。只有1个羟基是不甜的,3个以上就略有甜味,羟基愈多则愈甜。葡萄糖、果糖都有5个以上的羟基,但是也有特例。另一个因素是人和动物舌头上的甜味接受器官。人的舌头上密密麻麻地布满50万个味觉细胞,分布在约2平方厘米的舌头上,每10—50个味觉细胞义组成花蕊状的味蕾,味觉感受器就长在味蕾的尖端小孔内。当甜味物质溶在唾液中接触味蕾的感受器时就产生脉冲,由神经传导到大脑,这个过程在1.4毫秒内完成,比视觉还快10倍。大脑得到甜味信号人才能产生甜味的感觉。人和猩猩、猴子、老鼠等动物舌头上有甜味接受器,所以有甜味感觉。而像鲸鱼、鸡、猪等动物的舌尖,没有甜味接受器,所以,即使给它们喂最甜的食物,它们也感觉不到甜味。甜味产生的更深一层原理,人类目前还在探索之中。

相关

  • S层S层(S-layer, surface layer)是古菌和细菌细胞包被(英语:cell envelope)的一部分。S层由糖蛋白或蛋白质铺成的单分子组成。S层通过分子的自组装形成,会覆盖整个细胞表面。因此,S层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人类自愿灭绝运动(英语: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简称VHEMT)是一场号召所有人放弃生育,逐步实现自愿性人类灭绝的环保运动。运动的支持者认为人类灭绝可以防止环境恶
  • 铝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Aluminium–air battery)是从空气中的氧气与铝的反应产生电能。它们的能量密度有所有电池中最高的能量密度之一,但它们没有被广泛使用,因为有很高的阳极成本和当使
  • 伏打电堆伏打电堆(Voltaic pile),又名伏打堆,是最早出现的化学电池,是在1800年由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大·伏打伯爵发明。伏打电堆由很多个单元堆积而成,每一单元有锌板与铜板各一,其中夹着
  • 悬浊液在化学中,悬浊液(英语:Suspension)也称为“悬浮液”或“悬胶”,是指含有大到可以沉降的固体颗粒的非均相流体。在药剂学中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
  • Cn5f14 6d10 7s22, 8, 18, 32, 32, 18, 2第一:1154.9 kJ·mol−1 第二:2170.0 kJ·mol−1 第三:3164.7 kJ·mol−1 (六方密排主条目:[[鎶的同位素]]'鎶'(Copernicium)是一种人工合成
  • 查格斯氏病恰加斯病(英语:Chagas disease),又称为南美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是一种热带疾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寄生虫病;致病原是克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cruzi),通常借由俗称为
  • Leeds International Classics Seminar坐标:53°48′26″N 1°33′6″W / 53.80722°N 1.55167°W / 53.80722; -1.55167 利兹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Leeds)位于英国利兹,为英格兰西约克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它建立
  • 4d5 5s22, 8, 18, 13, 2蒸气压((推断))第一:702 kJ·mol−1 第二:1470 kJ·mol−1 第三:2850 kJ·mol主条目:锝的同位素锝(拼音:dé,注音:ㄊㄚˇ,粤拼:dak1,台湾称
  • 腺苷钴胺素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是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化学式为C63H88O14N14PCo,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