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留良

✍ dations ◷ 2025-10-11 02:49:57 #1629年出生,1683年逝世,清朝作家,中国思想家,清朝医学家,清朝文字狱受难者,鹿鼎记角色,金庸笔下真实人物,桐乡人,吕姓,17世纪哲学家,墓穴遭捣毁者,明

吕留良(1629年-1683年),别名光轮,字用晦,又字庄生,号晚村,别号有耻斋老人、耻翁、吕医山人、南阳布衣等,暮年剃发出家,法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浙江嘉兴府崇德县(今桐乡市崇福镇)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医学家。著有《东庄诗存》、《晚村先生文集》等等。

出身士人,本生祖吕熯娶明淮庄王朱祐楑长女南城郡主,为淮府仪宾。父吕元学,母杨氏。吕留良于崇祯二年(1629年)正月二十一日生于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登仙坊祖居,而生父已经在前一年的九月过世,因而一出生就需服丧。少时由三兄吕愿良夫妇照顾,后来三嫂去世,便过继给了堂叔吕元启为嗣。但在十五岁前,吕留良的生父、生母、嗣父、嗣母相继去世,“未尝脱衰绖”。

年轻时,吕留良师从徐甘来学习四书,读过朱熹的《四书集注》便笃信不疑。博学多艺,有二十四绝技,又有嗜砚之癖,黄宗羲曾赠给他一方八角砚。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发生,吕留良得知之后哭声震天、悲痛欲绝,有人劝他何必如此自苦,吕留良回答说“今日天崩地坼,神人共愤,君何出此言也”。并且从此鄙薄诗词歌赋,将从前的作品一并烧毁,“以遂其志义”。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江南各地抗清斗争此起彼伏。吕留良曾同侄子吕宣忠(1625-1646)参加抗清义军,从吴昜于太湖中。后来水师败绩,吴昜、吕宣忠被俘,吕留良亲自送侄子上刑场,为此“咯血数升,几绝”。后来回忆说:

甲申以后山河尽,留得江南几句诗。

大约在顺治五年(永历二年,1648年),吕留良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崇德,但内心处于极度苦闷之中。顺治八年(永历五年,1651年)前后,三兄吕愿良和知交孙爽先后去世,吕留良“落魄不自振”。

顺治十年(永历七年,1653年),易名为吕光轮参加科举考试成为诸生,“每试辄冠军”,以至于后来曾静案时雍正皇帝说他“岁科屡试,以其浮薄之才,每居高等,盗窃虚名,夸荣乡里”。而在后来,吕留良为了这次出试的经历后悔半生,屡以“失脚”作为譬喻。此后以行医、出版为生,浪迹于江浙之间。与此同时,和江南的明遗民有颇多来往,与钱谦益、黄宗羲、黄宗炎、朱洪彝等人熟识,曾经“散万金之家以结客”而资助抗清势力。曾于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到常熟,为钱谦益祝贺八十岁生日。钱谦益将他改字为“留侯”,并且写了一篇《吕留侯字说》,期盼他能像张良报韩刺秦那样反清复明。

康熙三年(永历十八年,1664年),与黄宗羲等人再访常熟,视钱谦益病笃而终。同年,东南抗清名帅张煌言被俘,于九月七日在杭州就义。吕留良作诗哀悼,并与万斯大设位祭奠,根据其遗愿将之葬在杭州南屏山麓。

康熙五年(永历二十年,1666年),嘉兴课试诸生,吕留良身为秀才也在被试之列,却提前谒见县教谕陈执斋,对他说“予从此不复为诸生矣,敢辞”,并且出示了此前写成的《耦耕诗》第二首:

陈执斋最终同意了吕留良的请求,并与他多番次韵酬答,甚至成为儿女亲家。吕留良被除名后,“一郡大骇”,但本人却“怡然自快”,并且说“自此,老子肩头更重矣”。

吕留良与黄宗羲初时交善,思想议论互为辩驳,多见于吕著的《四书讲义》与黄著的《明夷待访录》。不过在康熙五年(永历二十年,1666年),两人因购书等事而生龃龉,于大约康熙九年(永历二十四年,1670年)之后近乎绝交。亦同张履祥、陆陇其等人有学问上的切磋。

入清以后,吕留良致力于评价八股文,因之推崇尊朱贬王的思想,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而止。此后专心刻印朱子遗书,提倡朱子之学。并不愿与仕清的原明朝官员交往。

康熙十七年(永历三十二年,1678年),清廷下诏征辟博学鸿儒,浙江全省“屈指”推荐吕留良。吕留良以“自誓必死”的态度坚辞不就,最终“得免”。康熙十九年(1780年),清廷再次征辟隐逸,吕留良不得已剪发为僧,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自嘲只是一个“村野酒肉和尚而已”。

吕留良所做的诗文,每多对明清异代的感慨,及希望在有生之年等看到有人能如同明太祖一样推翻清朝统治。偶尔作文自娱,其文有双关云:“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

康熙二十二年(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八月十三日,卒于家中。同年,施琅攻取台湾,“明朔始亡”。

后来,湖南人曾静在阅读吕留良的著作之后大受激励,在雍正六年(1728年)派遣弟子张熙游说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被告发下狱,酿成了轰动一时的吕留良案。雍正帝亲作《大义觉迷录》一书,与吕留良等人的“悖逆之言”颁行全国。并在雍正十年(1733年)十二月十二日,下诏,吕留良和其子吕葆中剖棺戮尸,子吕毅中斩立决,孙辈流放宁古塔为奴。著作则被焚毁。而曾静、张熙则被雍正留名,用以在全国宣传《大义觉迷录》的有关思想,但在雍正帝死后85天即被刚刚登基的乾隆帝凌迟处死。

民间同情吕留良,虚构其孙女(一说女儿)吕四娘将雍正帝以血滴子刺杀,夺其首级而去。

乾隆以后,中国的学者几乎谈吕色变。但吕留良的学说远播朝鲜王朝等地,朝鲜的使者到中国便常常会问起“吕晚村何如人”、“吕晚村文集有无”之类的话题。

在清朝末年,吕留良的著作对辛亥革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如章太炎即曾表示,他十六七岁读到吕留良、曾静一案时“怅然不怡”,滋生“春秋贱夷狄之旨”,后来担任东三省筹边使时还专程到齐齐哈尔祭奠吕留良。辛亥革命胜利后,浙江都督汤寿潜将杭州西湖的彭公祠改为三贤祠,专祀吕留良及张煌言、黄宗羲。

长子吕葆中,名公忠,字无党,号冰葭,早先师从黄宗羲。吕留良反对儿子出仕,曾告诫他“父为隐者,子为新贵,谁能不嗤鄙”。不过,吕公忠在吕留良去世之后还是出仕,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纳监入场,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乡试终局,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榜眼及第。

吕留良的后嗣部分被流放宁古塔,多以塾师、医药及商贩为业,遍及黑龙江地区,被称为“老吕家”。

在学术上,吕留良推崇朱子与四书,认为“舍四子书之外,亦无可讲之学”,“救正之道,,必从朱子,求朱子之学,必于《近思录》始”。同时还将阳明心学的流毒当做是造成明亡的重要原因。

吕留良极为看重春秋尊王攘夷的大义,认为要比君臣之义更加重要:

相关

  • 托里切利语族托里切利语族(Torricelli languages)是一个由大约五十个巴布亚新几内亚北岸的语言所组成的语族,这些语言的总使用人数只有约80,000人。此语族以托里切利山脉为名。托里切利语
  • 失踪失踪人(英语:Missing person),是失踪人口的一员,他的家属、朋友,甚至其他的相关人士,用尽任何方法都找不到他。常见的的误解就是:失踪以后需要24小时或48小时才能立案,但实际上这种情
  • 花东纵谷花东纵谷是位于台湾东部的一个纵谷,因横跨花莲、台东两县而得名,也是上述两县的精华地带所在。有时因地理位置而另称东台纵谷,在台湾日治时期也被称为中仙道平野或中仙道。其由
  • 公关摄影公关摄影,是公共关系摄影的简称,是摄影师为公关公司或利益集团有计划、有目的采集经过事先策划,充分准备好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图片,从而进行有益于企业宣传,树立自身形象的摄影活动
  • 氢脆氢脆(英语:hydrogen embrittlement)是指金属材料在冶炼、加工、热处理、酸洗和电镀等过程中,或在含氢介质中长期使用时,材料由于吸氢或氢渗而造成机械性能严重退化,发生脆断的现象
  • 国际地球观测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法语:Année géophysique internationale,英语: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简称IGY)是1957年7月1日至1958年12月31日期间的一项跨国科学计划。它结束了东方
  • 视觉假体视觉假体(英文:visual prosthesis,或vision prosthesis)是一种植入式医用电子设备,其功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重度失明病人的视觉。视觉假体技术属于功能电刺激的一种。它利用大多
  • 南京的真实《南京的真实》(日语:南京の真実),又译《南京真相》、《南京的真相》,是一部由日本右翼学者和政治人物组成的“电影《南京的真实》制作委员会”(映画「南京の真実」製作委員会)制作
  • 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一种宋诗诗派,起名于南宋后期,当时的诗坛出现了一批官小职卑或者科举落第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由于被书商陈起收入江湖集(后又有“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遂称之为“
  • 胡民祥胡民祥(1943年-),台南市善化区胡厝寮人。目前定居美国匹兹堡郊区茉里乡,任职西屋公司工程师。 鼓吹“用台语写出台语文学的典范”,是海外台语文学运动的重要推手和作家。胡民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