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级驱逐舰

✍ dations ◷ 2025-07-09 18:51:09 #秋月级驱逐舰

秋月级驱逐舰(日语:秋月型駆逐艦)是日本帝国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驱逐舰,属“乙型驱逐舰”(防空型),也是乙型驱逐舰的唯一舰型。设计目的是保护主力舰队免受敌方自空中的攻击,作为“防空直卫舰”被用于护卫航空母舰舰队;她同时被认为是日本帝国海军中最实用的一款驱逐舰。

在二战爆发前夕,各海军强国开始注意到空中武力对船舰的威胁,在有限的预算下英国皇家海军将一战服役的C级轻巡洋舰挑选出舰况较好的几艘改装防空火炮改造为防空用舰。同时英国和美国也开始设计新型专业防空巡洋舰;日本帝国海军在1937年便有计划想仿造英国模式将其手上的5,500吨型轻巡洋舰提升防空火力,但很快地就被否决,原因则相当多重。

首先是帝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受限造舰时代背景,设计上不符近代所需;1920年代轻巡洋舰造舰哲学以追求高速为主要导向。然而当时推进科技尚难以满足军方要求,为追求高速性能而设计出细长船身,加上老旧的烟囱设计,让服役中的老船甲板可用面积不足。即便改装,炮座位置仍然有限,也无法制造足够的防空火网,该缺陷在1944年五十铃号轻巡洋舰的改造上得到检证;该舰改装后只能装设3座双连装高射炮。至于建造新的防空用轻巡,则会牵涉到预算与军种现代化的分配问题,而日军轻巡洋舰的“正业”应该是鱼雷战而不是防空用,后来建造阿贺野级轻巡洋舰亦反映了这项正论;延续著鱼雷战思维,日本的大型舰主要功能并不是舰队护航,而是舰队决战,要抽调更多大型舰去担任舰队护航的想法并不是意见主流,所以拿巡洋舰防空这个概念就因此被否决。

然而为了满足舰队防空需求,日本帝国海军自1937年开始着手研究具备较强防空火力的“防空直卫舰”。1938年7月以F51案初稿呈现,舰政本部由工程师松本喜太郎领军设计出一艘标准排水量2200吨、装备4座100毫米主炮、2挺高射机炮、最高速度35节、续航距离1万海里、不装备任何鱼雷发射管的舰只。然而日本海军高层无法接受驱逐舰不装鱼雷武器的极端想法,要求要安装与阳炎级同等的鱼雷酬载;但如果要满足众人需要的话这艘“驱逐舰”光载油就需1200吨,以日本技术最后必定会超过4000吨,耗费的人物力最后会和造艘新型轻巡没差到哪去;最后双方各自妥协,1938年9月递交的驱逐舰修订案中技术规格降低到最高航速33节、续航力8000海里、且増装一具可发射氧气鱼雷的四连装鱼雷发射管,标准排水量提高到2350吨。

在1939年4月,防空驱逐舰正式定稿列入当年通过第四次军舰补充计划,称为“乙型驱逐舰”,该年预算通过了6艘造舰经费。这时候的乙驱增装了2组九四式深水炸弹投掷机充实反潜战力,标准排水量也放宽提高到2700吨。乙驱设计目的是能够保护舰队来自空中的威胁,因此有别于传统日本驱逐舰强调对舰鱼雷战力,秋月级的设计完全朝向防空能力的发挥。秋月级首舰在1940年7月30日动工,并伴随着太平洋战争展开不断追加,1941年度追加建造10艘,1942年补充建造计划数量增加至36艘。

1942年,秋月级服役。她的舰体外观承袭了日本典型驱逐舰样式,采用长艏楼船型,舰首带有向上弯曲弧度,以及集中式烟囱;由于她是日本驱逐舰中唯一一款使用前后双主炮配置,外观上很像夕张号轻巡洋舰。秋月级舰体共分成24段大型水密舱壁,且修改了轮机舱的配置;绝大部分的日本驱逐舰轮机舱间设计是采“锅炉・涡轮机・减速机”各自单独舱间设计,一旦任何舱间中弹都会造成舰体动力停摆;秋月级锅炉舱隔间采前1后2分隔配置,舰体后段的舱室变成“左涡轮机・减速机”与“右涡轮机・减速机”分别隔开,这些设计有助提升秋月级的抗损效能。

秋月级的动力装置承袭阳炎级,锅炉蒸气出口温度摄氏350度、操作压力30公斤/平方公分,燃油主要储放在双层船底的夹层内。

秋月级主炮是4座以防空考量设计的电动双联装100毫米/65倍倍径的九八式高射炮,炮塔为全封闭、背负式布局,在舰艏、艉各设2座,全舰共有8门主炮。火炮初速等局部性能标准优于当时美造与日制127毫米高平两用炮;但缺点是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炮管寿命较短并且没有近接信管,而且日本工业制造技术对该武装制造工艺尚掌握不完全,持续操作时上弹机故障率偏高,而且无法利用手动上弹,导致战斗时常无法有效发挥射速优势。虽然秋月级完工时尚未装备雷达,只能用光学测距仪确认目标;但火控系统配备日本海军中最新式的九四式高射装置,原本秋月级设计中会安装两部九四式高射装置,但完工的12艘中没有任何一艘使用该设计,全由设于舰桥的防空指挥所统一导控,后方防空指挥室船舱则挪用给高射机炮发射座使用。秋月级甲板完工时装设4座共8门96式25毫米机关炮,用作近区域防空之用。

由于舰令部坚持,秋月级仍装设了一座带装填装置的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可发射九三式鱼雷。舰尾装有两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反潜搜索装置只装舰上装设九三式水下听音器,无主动声纳。

虽然称为防空驱逐舰,但1940年动工时日本舰载雷达技术尚不成熟,因此秋月级的前3艘舰艇完工时没有搭载雷达,直到初月号时雷达才开始成为本级舰的标准配备。而前三艘完工的舰艇,秋月号在1943年8月26日得到海军命令,在该年11月装上21号电探,同时进厂的还有凉月号。21号电探当时来说是战舰或航空母舰才会设置的大型防空雷达,日本帝国海军服役的驱逐舰中只有秋月级安装此装备;1944年7月上旬,秋月号增设了13号电探;在1944年的“阿号作战后武装增备状况调查”报告书中,记载所有残存的秋月级均已完成相同改装。不过,莱特湾海战后,秋月级的21号电探均遭撤除,舰桥上改装1座22号电探与1座13号电探;因此战后残存的秋月级是安装了2座13号电探、1座22号电探状态。这些雷达都没有和火控系统整合,因此不像美国驱逐舰,增设雷达对改进秋月级构筑防空火网效率的变化不大。

秋月级当时是联合舰队最大、最好的防空驱逐舰,在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后才投入使用,是首先配备雷达的日本军舰之一。但秋月级产量太少,无法扭转美军舰载机在数量方面的优势;再加上生产技术复杂、生产速度缓慢,战败前日本一共只生产了12艘,当中有6艘在战争中被击沉,另外还有一艘尚在船台未完成便被作为赔偿品。。这12艘中,包含1939年订单的6艘,以及1940年订单10艘中的6艘;1942年以后的订单则从未开工。1940年的订单在开工时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因此在建造途中实施船体工序简化,在官方文书中称为冬月级;在建造编号365号后的舰艇又更加简化,因此公文上独立出来称满月级,但这两级舰在主要诸元上并没有和秋月级有所不同,但为缩短造舰工序,船体以往设计有利于流体力学等曲线设计被大量平面给更替,在实际运用上仍有区别。

二战后,因日本投降所有军舰均解除战备,尚残存的6艘秋月级驱逐舰都被当作赔偿舰交付战胜国;其中大部分是立即解体,赔偿给中国和苏联的两艘驱逐舰担任训练舰与标靶舰的身份使用至1960年代才报废。

相关

  • 莱奥什·雅那切克莱奥什·雅那切克(捷克语:Leoš Janáček,1854年7月3日-1928年8月12日),捷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民俗音乐学者。其主要的创作融入了大量摩拉维亚与斯拉夫的名俗音乐元素,并运用较
  • 马丁·莱恩斯马丁·莱恩斯(英语:Martyn Lyons,1946年-),图书历史专家,生于伦敦,就读牛津大学,现任澳洲雪梨新南威尔士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教授。专长为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史,近年来钻研图书、阅读和书
  • MYTH & ROIDMYTH & ROID(日语:ミス アンド ロイド)为日本MEDIA FACTORY所属的音乐团体。由主唱Mayu和制作人Tom-H@ck成立的音乐组合。出道时间 2015年8月26日团体名字MYTH & ROID由使人想
  • 约旦国徽约旦国徽启用于1921年,并在1934年8月25日正式成为国徽。国徽为斗篷式,上有五垛王冠,顶镶矛头。斗篷内有鹰立于地球上,象征伊斯兰教普传于世。下为传统武器和阿拉伯起义旗帜。下
  • 迪纳普尔尼扎马特坐标:25°37′58″N 85°03′35″E / 25.6328264°N 85.0597137°E / 25.6328264; 85.0597137迪纳普尔尼扎马特(Dinapur Nizamat),是印度比哈尔邦Patn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03
  • 三千年艳尸记《三千年艳尸记》又名《长生术》、《她》或《洞窟女王》,英国哈葛德的非洲冒险小说《She: A History of Adventure》的中译名。1887年,哈葛德出版《三千年艳尸记》,首先连载于
  • 荒原 (电视剧)《荒原》(英语:)是一系列美国AMC电视连续剧,于2015年11月15日晚间首播,武打和武术动作由冯德伦、谷轩昭等人负责。此电视系列剧,系关于一名战士和一小男孩如何一起通过危险的封建
  • 放线菌科 Salam et al. 2020放线菌科(学名:)为放线菌目的一科细菌。此科的模式属为放线菌属()。
  • 麦蕴瑜麦蕴瑜(1897年6月6日-1995年1月14日),男,广东中山人,水利工程专家,毕业于同济医工学校、汉诺威工业大学,曾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教授、广州市工务局局长、广东工学院院长、第四届广东政协委员、第五届广东人大代表。麦蕴瑜1897年6月6日出生广东省香山县,成长于广州。1915年从广州中德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海同济医工学校土木工程系学习。192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汉诺威工业大学,1925年毕业后曾工作于斯图加特一水电站。1927年,麦蕴瑜回到广州。1927年回国后,由于找不到水利工程的工作,麦蕴瑜一度任职
  • 英国王室长寿成员列表自1707年联合法令通过并成立大不列颠王国以来,共有27位英国王室成员活到超过80岁的高龄,当中包括2名百岁人瑞,另外也有8位王室成员达90岁以上。在达80岁高龄的英国王室成员当中有20名女性、7名男性;其中11人为透过婚姻成为王室成员,17人生而为英国王室成员,国王乔治三世四女玛丽公主为27人中唯一一位同时因血缘和婚姻成为王室成员的人。另外,有4人因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英帝国敌对方的子女或配偶,而按1917年头衔剥夺法案(英语:Titles Deprivation Act 1917)被褫夺王室爵位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