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鼓室神经
✍ dations ◷ 2025-07-19 01:25:15 #鼓室神经
鼓室神经(tympanic nerve),又称雅各布森神经(nerve of Jacobson)位于耳朵附近,为舌咽神经的分支。鼓室神经随舌咽神经向下延伸一段后进入岩部神经节(英语:petrous ganglion),离开神经节后向上从颈动脉管(英语:carotid canal)和颈静脉窝(英语:jugular fossa)之间的鼓室小管下口(英语:inferior tympanic canaliculus)进入鼓室。在鼓室中,鼓室神经分支为鼓室神经丛(英语:tympanic plexus)并贴附于鼓岬表面上鼓室神经为混合神经,同时含有感觉及运动神经。鼓室神经可能与副交感神经瘤(英语:paraganglioma)有关,特别是颈静脉球瘤(glomus jugulare tumours)和鼓室血管球瘤(glomus tympanicum tumours)。小岩神经耳神经节(英语:Otic ganglion)和上颈神经节(英语:superior cervical ganglia)的交感神经连结。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容,而其中有些资讯可能已经过时。
相关
- 朊毒体朊毒体(英语:prion,发音为/ˈpriː.ɒ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
- 天体粒子粒子天体物理学(英语:Particle astrophysics)或天体粒子物理学(英语:Astroparticle physics),是粒子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基本粒子的天文学的起源及其与有关的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
- 45布罗德曼45区(简称BA45)是大脑皮质的额叶的一个细胞结构分区。它位于额叶的外侧部,布罗德曼44区之前,布罗德曼9区之下,与布罗德曼46区之后。BA44的上界为额下沟,后界为外侧沟(Later
- 深度撞击号深度撞击号(英语:Deep Impact)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设计用于研究坦普尔1号彗星核心的成分。探测器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同年7月3日释放撞击器,并于2005年7月4日0
- 性行为性行为可能指:
- 罗伯特·庞德罗伯特·维维安·庞德(英语:Robert Vivian Pound,1919年5月16日-2010年4月12日),美国物理学家,协助发现了核磁共振(NMR),并设计了著名的庞德–雷布卡实验以检验广义相对论。他在没有获
- CSi有机硅化学(organosilicon compounds)主要研究有机硅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活性。有机硅化合物就是含有碳硅键的有机化合物。和碳类似,有机硅也是四配位的四面体结构。在生物分子
- 坦噶尼喀坦噶尼喀(斯瓦希里语:Tanganyika)是非洲东部国家坦桑尼亚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是桑给巴尔。原为坦桑尼亚的大陆部分,位于东非,濒印度洋。境内有非洲最大的三个湖泊:维多利亚
- 性格性格(英语:character)是社会定义下,个人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由行为反映出。性格随个体差异,但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对其认知有重大影响,也因此体现了阶级与道德。性格结构包括四个方面:
- 陈俊勇陈俊勇(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中国测量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