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小说)

✍ dations ◷ 2025-07-12 01:16:20 #1914年小说,夏目漱石小说

《心》(日语:こゝろ),是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在1914年(大正3年)的4月20日至8月11日之间,以“心 先生の遺書”为题,于朝日新闻上连载。并在同年,由夏目漱石向岩波书店自费出版,成为岩波书店最初的出版物。

《心》一书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上篇〈老师与我〉;中篇〈双亲与我〉;下篇〈老师与遗书〉。上篇内容主要描述“我”与老师认识之后,“我”渐渐深入接触了老师的思想,家庭和厌世的人生观。并且从与师母的谈话之中,“我”得知了其实老师一开始并非如此厌世,而老师的一切转变,都与老师的某位葬在杂司谷的朋友有关。

中篇内容则在叙述毕业后的“我”,因为父亲肾脏病恶化而回乡。而在照料父亲之余,“我”应着家人的要求,写信给老师询问工作机会,收到的回信却是老师对“我”所陈述的对于自己过往的自白。

后篇是以老师写信给“我”的书信体,叙述老师一直不愿意透漏的过往,也就是老师和他的挚友——K的往事。信末老师以暗示的方式,告诉“我”自己以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并期望“我”能在不让老师妻子知晓信的内容的情况下,将老师的经历公诸于后世以作为警惕。

于2009年发行的“青色文学系列”动画,将《心》收录其中,但是动画版的《心》在剧情铺陈方面做了相当大的修改。

首先,动画版的剧情是从后面开始的,省略了前半段老师自述其家庭背景以及中间与K两人前往防洲的部分。

再来,动画版将《心》分成了〈夏〉、〈冬〉两篇。其中〈夏〉篇是以老师的观点来描述从K入宿到其自杀的经过,其内容较贴近小说原文的内容。但是〈冬〉篇采用的却是夏目漱石并未多加着墨的“K的观点”,导致两篇所叙述的内容有颇大的差异,但也正契合了夏目漱石叙写《心》一文时所希望描写的人性,因为这两篇中,老师与K都是用负面的眼光看待彼此,并且怀疑对方与小姐之间的关系。

相关

  • 蜥蜴蜥蜴(学名:Lacertilia)是对属于有鳞目蜥蜴亚目的物种的总称,是一群分布广泛的爬行动物,有超过六千个物种。蜥蜴在全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上均有分布,此外也生活在大洋洲的岛链上
  • 出生顺序兄弟出生顺序和男性的性取向有关,是美国性学专家雷·布兰查德(Ray Blanchard)所发表的一个理论,也可称之为兄弟出生顺序效应。雷的研究结果称男性的同母兄长越多,他是同性恋的可
  • 共轭碱共轭酸碱对(conjugate pairs)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一分子或离子 X− (以负一价离子为例)的共轭酸是该分子或离子得到一个质子后的产物 HX,而 X− 则为 HX 的共轭碱,X−和 HX 组成一
  • 仓山区仓山区(闽东语福州话:.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 南开赛南开赛(法语:Sud-Kasaï)是位于刚果共和国(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内的一个半独立地区。刚果独立之后,南开赛地区一度和加丹加一样局势不稳。但与加丹加不同的是,南开赛并没有公开宣
  • 弗朗西斯·乔治·福勒弗朗西斯·乔治·福勒(英语:Francis George Fowler,1871年-1919年),英国语言、文法、用法作家。弗朗西斯生于皇家唐桥井, 在剑桥大学彼得学院接受教育。其后居住在海峡群岛的根西岛
  • 苯基三甲基氟化铵苯基三甲基氟化铵是一种季铵盐。它以水合物形式出售,提供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氟离子,用于除去硅保护基。和四正丁基氟化铵一样,这种化合物无法干燥脱水得到无水盐。
  • 红烧鳗红烧鳗,台式红烧鳗,在1960年代起,台湾鱼池成功养殖大量鳗鱼外销日本市场,且台湾海洋渔业发达,时常捕获海鳗,红烧鳗因此普及于台湾饮食店、宴席菜、小吃,与鳝、蛙、鳖是旧时台菜宴客
  • 直连式存储直连式存储(简写:DAS,英语:Direct-Attached Storage),是指直接和计算机相连接的数据储存方式,与依赖于计算机网络连接存储器的存储区域网络(SAN)和网络附加存储(NAS)相对的存储方式,实际
  • 容揆容揆(英语:Yung Kwai,1861年-1943年),字知叙,广东新会人,为容闳侄子,清末民初外交家,历任中国驻美公使馆参赞、代办。容揆出生于1861年。1873年,12岁的容揆作为第二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