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是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分市内和南郊两部分。设有光电跟踪测量技术、应用光学与图像处理技术、特种光学材料、超精对准、定位技术、电视技术、激光应用、超精刻划与测角技术、自适应光学、精密机械工艺技术、情报资料等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前身是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于1969年筹建的三线科研单位。1970年6月开始在成都大邑县雾山乡动工兴建,初名中国人民解放军1019所(现改建为雾山三线记忆展览馆)。197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018所(现长春光机所)分迁部分人员至1019所。1973年4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进行人员分迁。1973年7月,1019所正式投入科研试制工作。设6个研究室和6个试制加工车间。1975年12月划归为中国科学院管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1979年,光电所决定在成都市南郊双流县兴建新址,1988年完成整体搬迁工作。1981年开始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主办中文期刊《光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