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 dations ◷ 2025-10-13 00:12:19 #刮痧
刮痧是用一定的工具,如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较专业的牛角骨等制成的刮痧板,配上一些按摩油或是保湿霜等润滑剂之类,在病人身体的施治部位上顺序重复刮动的治疗方法,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传统疗法。刮痧后有些病人感到局部或周身轻松、舒适、胸腹开畅、症状消失,其原理在于人体应对疼痛刺激分泌的内啡肽。中国民间医学传统认为: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指抚摸皮肤感到稍有阻碍的疹点,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应在皮肤的一种表现,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共同症候。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于气血瘀滞造成的,“痧”是一种病邪的排泄产物,“出痧”意味着“给邪以出路”,从而改善气血平衡。刮痧前,先用75%酒精为器具、操作者双手和刮痧部位消毒,在刮痧部位涂抹水、面霜、绿油精、清凉油、婴儿油或刮痧膏等润滑物。刮痧时,操作者利用腕力、臂力以刮板用力在刮拭部位刮拭,刮痧顺序一般以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为序,刮拭直至局部出现痧点或微紫红斑块为止。刮痧也和针灸一样,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的不良反应。晕刮的症状多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样的情况,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并饮用温暖的糖开水,用刮板重刮患者百会穴、用棱角轻刮人中穴及重刮内关穴、足三里穴和涌泉穴。若未明显好转,要及时送往医院。在英文医学期刊以随机对照实验方式研究刮痧的发表并不多,一篇在2011年在“疼痛医学”(Pain Medicine)发表的研究指出刮痧能显著减低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的颈部疼痛严重度并提升他们颈部功能的水准。该项研究是针对24名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进行一次的刮痧,并追踪一周后他们的情况。对照组的24名病人则只接受局部热敷。然而,刮痧对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之长期效果则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刮痧的机转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定论,对于疼痛的功效可能是与刮痧部位的微循环上升有关。

相关

  • 连词连词(英语:conjunction; 西班牙语:conjunción)又称连接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等的词,表示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连不同的逻缉关系。连接词和词组的连词,跟连
  •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想象,零星记载于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言论和著作中,如柏拉图的《
  • 认知革命认知革命为一场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运动,对思维及其过程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后来被统称为认知科学。相互交流的相关领域有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认知革命使用了当时新兴
  •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不同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如肾上腺素)。包括由肾上腺皮质外层的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中层
  •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英语:Drug Interaction)是指在同时服用时,药物的活跃性、有效性受到另一种物质(通常是另一种药物)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药效增强),也可以产生拮抗作用(药
  • 广广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三个(三划的则为第二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广部归于三划部首。广部通常是从左上方均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视黄醛视黄醛也称维生素A醛,分子式:C20H28O,是视黄醇氧化后的衍生物。它是由β-胡萝卜素发生氧化断裂生成的。还原得到视黄醇,氧化得到视黄酸。视黄醛是视紫红质的辅基。视觉细胞内11-
  • 拉塞佩德伊隆河畔维尔的拉塞佩德伯爵贝尔纳·热尔曼·艾蒂安(法语: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ville-sur-Illon, comte de Lacépèd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
  • 传说时代传说时代,又称传疑时代,是指依靠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是中国地区古代传说和神话的一部分,在汉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口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到后来才被文字记录下
  • 迪尔斯奥托·保罗·赫尔曼·迪尔斯(德语:Otto Paul Hermann Diels,1876年1月23日-1954年3月7日),德国化学家,他最显著的成就是和库尔特·阿尔德共同研究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二烯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