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傀儡戏
✍ dations ◷ 2025-09-28 18:32:02 #傀儡戏
木偶戏,又叫木偶剧、傀儡戏、人偶戏,是一种不以真人演出,而以操控傀儡的方式演出的戏剧,有许多种类。根据出土文物与历史资料显示,傀儡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具有表演功能的戏剧。据说古代葬礼中用来殉葬的“俑”,与傀儡戏有直接而深远的关系。《通典》则云:“《窟礌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乐府杂录》以为起于汉高祖被冒顿围于平城,平城正西是冒顿的阏氏把守,谋臣陈平知阏氏爱忌妒,制造了会动的美人木偶来解围。唐代谢观为此作了《汉以木女解平城围赋》。杜佑《笔麈》中的记载:“傀儡子,汉末使用于嘉会,北齐高纬尤好之”,“今俗悬丝而戏,谓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帏帐之上(外)。”“郭郎”与“鲍老”是傀儡戏史中对傀儡的两个称谓。《后山诗话》载宋杨亿《傀儡诗》:“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觉郎当舞袖长。”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中提到了4种傀儡:“弄悬丝傀儡(起于陈平六奇解围)、杖头傀儡、水傀儡、肉傀儡(以小儿后生辈为之)。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其话本或如杂剧,或如崖词,大抵多虚少实,如巨灵神朱姬大仙之类是也。”在亚洲不少地区,傀儡戏原本最重要的功能是驱除邪煞,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到现在驱除邪煞变成民间傀儡戏主要的功能之一。这种特殊的社会功能,使傀儡戏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这也是傀儡戏跟其他种类的戏剧非常不同的地方。木偶戏被摄制后,用于电视、电影放映,一般被归入特摄。
相关
- FICD-10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英语:ICD-10 Chapter V: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F10–F19)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ICD-10规定的
- 动吻动物门动吻动物门(学名:Kinorhynch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是一类生活在沿海底部泥沙中的、体表分节带(zonites)、无纤毛的假体腔动物。约有100种左右,例如动吻虫(Echinoderes)等。它们的近亲
- 加强葡萄酒强化酒(英语:Fortified Wine),又称强化葡萄酒、强化酒、加度葡萄酒、加烈酒,一种加入蒸馏酒(通常是白兰地)的葡萄酒。强化酒与使用葡萄酒蒸馏的烈酒不同之处在于,烈酒都是通过蒸馏生
- 生机论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
- ΤTau(大写Τ,小写τ),是第十九个希腊字母。汉语发音为“套”第四声。小写τ用于:西里尔字母的 Т 及拉丁字母的 T 都是由 Tau 演变而成。近年来,有部分学者认为约等于3.14的π“不
- i style=color:#000;比斯开湾坐标:45°30′N 04°20′W / 45.500°N 4.333°W / 45.500; -4.333比斯开湾(西班牙语:Golfo de Vizcaya;法语:Golfe de Gascogne;巴斯克语:Bizkaiko Golkoa)是北大西洋的一个海湾,海
- 半翅目半翅目(学名:Hemiptera)属于昆虫纲,全世界约有133科、超过6万种,由五个亚目所组成:异翅亚目、胸喙亚目、鞘喙亚目、蝉亚目、蜡蝉亚目。异翅亚目包括椿象、水黾、红娘华、水螳螂等;
- 科学大纲 §社会科学以下大纲是科学的主题概述:科学(英语:Science,希腊语:Επιστήμη)是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
- 5α还原酶5α还原酶(英语:5-alpha reductase)是类固醇在人体的代谢过程里所需要的一种酶,可分为一型及二型两种。头发毛囊的5α还原酶可以被非那斯特莱抑制,使双氢睾酮的浓度降低。这是由
- 计算机硬件历史计算机硬件是人类处理运算与储存资料的重要元件,在能有效辅助数值运算之前,计算机硬件就已经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最早,人类利用类似符木1的工具辅助记录,像是腓尼基人使用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