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

✍ dations ◷ 2025-07-19 12:52:09 #1972年建立,联合国公约和盟约,军事条约,核子武器政策

《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英语:,英语直译:海底武器控制条约)是由联合国发起的,美国、前苏联、英国等22个国家首先签字承认的,目前已经有84个国家参加的军事条约。条约规定禁止在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公海海底中放置、试验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允许签字国监督任何其他签字国在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海底“活动”。条约在1972年5月18日起正式生效。

为了防止产生国际冲突,保证无核化地区不存在核武器,已经签定了三个国际条约:《南极条约》、《外层空间条约》和《拉丁美洲无核化条约》。这个条约是对其他三个条约的扩展和补充。

1960年代,海洋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海底扩大未开发资源的日益增长的兴趣容易导致国际争端,尤其是对利用洋底作为军事设施使用的场所,包括放置核武器,引起人们的担心。而当时又缺乏清晰的法律和规定。

根据马耳他驻联合国大使帕尔多于1967年8月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建议,1967年12月18日的联合国大会指定一个特别委员会研究和平利用海底的问题,目标是保证:“对海洋底部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目标,要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要造福于全人类”。第二年,这个委员会成为常设委员会。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指示驻18国裁军委员会代表:要寻求一个在禁止海底设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的同时“防止出现军备竞赛”。

1971年2月11日同时在华盛顿、莫斯科和伦敦征集签字国,当时有22个国家提出修订意见并加入条约。1972年5月18日条约正式生效。

此条约签署前,曾有装配核弹头的核子鱼雷及核子水雷的运用;但即使该条约生效致使水下核生化武器被限制使用,该条约并未对装配核弹头的潜射巡航导弹及弹道导弹做出限制,因为前两者的目标系针对地面或水面目标攻击,而非水下目标攻击。

相关

  • 瘀点瘀点(petechia)是在身体上的一个红色或紫色的血点块,医学上也称作出血点。2毫米(mm)以下的红色或紫色的血点块。其他大小的红色或紫色的血点块请参见:紫斑,瘀斑造成瘀点的最基本原
  • 六方最密堆积六方晶系(英语:hexagonal crystal system),有一个6次对称轴或者6次倒转轴,该轴是晶体的直立结晶轴C轴。另外三个水平结晶轴正端互成120°夹角。轴角α=β=90°,γ=120°,轴单位a=b
  • 共同体共同体(英语:commonwealth),一个传统的英语名词,为一种政治共同体(community),为了促进共同的利益而成立。在传统上,它与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同义,可被用来指单一的共和国,因此在这种
  • 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冰河时期,也称作“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大冰期”、“第四纪冰河期”、“第四纪冰川期”、“更新世冰川期”、“当前冰河时期”、“末次冰河时期”,是指从258万年前到
  • 荧光笔荧光笔是记号笔中其中的一种,由于能呈现醒目的颜色但又不影响内容的阅读,因此不少人都喜欢使用荧光笔标示文件或课本上的重点。荧光笔的墨水为半透明颜色,经过影印复制之后无法
  • meta分析统计学上来说,元分析(meta-analysis,或译作后设分析、整合分析、综合分析、统合分析、荟萃分析)是指将多个研究结果整合在一起的统计方法。就用途而言,它是文献回顾的新方法。文
  • 晋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是1937年至1939年日军占领中华民国山西省北部后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中华民国山西省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驻大同县,管辖雁北13县,
  • 幕僚幕僚部门,或称事务部门,是指组织之中涉及对内事务的、和组织目标不发生直接执行关系的单位,与业务部门相对。凡不属于组织之中的层级节制体系,而专司襄助或支援业务部门的单位,皆
  • 吉安县吉安县(古称庐陵城)是中国大陆江西省吉安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江西省中部,横跨赣江两岸,域跨东经114°27'-115°30',北纬26°38'-27°37'。现辖:高新街道、敦厚镇、永阳镇、天河镇、
  •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又称非再生能源、耗竭性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对应,是无法经过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而且它们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它们再生的速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与核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