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太平洋飓风中心

✍ dations ◷ 2025-10-02 14:38:52 #区域专责气象中心,1970年建立的组织,太平洋飓风,热带气旋气象学

中太平洋的飓风中心(CPHC)是美国的一个政府部门,隶属美国国家气象局,该中心负责中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气旋全年持续监察、分析及预测热带气旋的形成、发展及动向,并进行天气警告、观测、报告。中太平洋飓风中心的负责区域为:赤道以北及西经140°–180°。中太平洋飓风中心位于夏威夷州,同时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中太平洋海域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又被称为RSMC檀香山。

中太平洋飓风中心总部位于夏威夷州夏威夷大学的国家气象局檀香山预测办公室。该预测办公室专门关注从中太平洋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及从周边洋域(如:东北太平洋及西北太平洋)移入的热带气旋观测。自1970年开始,中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气旋观测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转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负责。

中太平洋飓风中心为中太平洋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区域为:赤道以北及西经140°–180°的太平洋海域。该预报区与邻近洋域预报区域的分界点分别为国际换日线与西经140°,超过国际换日线的热带气旋将会转由日本东京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负责,超过西经140°的热带气旋将会转由美国迈阿密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国家飓风中心负责。

中太平洋区域的飓风季颠峰期往往为每年6月至10月,这段期间除了中太平洋区域会自己生成热带气旋外,位于东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也有可能会西行进入中太平洋海域造成影响(如:飓风金娜薇),而中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亦会西行进入西北太平洋(如:强烈热带风暴皮瓦)。

位于中太平洋所产生的热带气旋的命名表由位于夏威夷的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负责制订。四份由夏威夷语名字组成的命名表正在使用。不同于大西洋及东北太平洋,中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表不会每年变更。

自1990年开始,中太平洋的飓风中心采用自动热带气旋预报系统来创建预测、报告与其他观测分析。

⊗:代表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

相关

  • 国际刑警组织国际刑警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通称:INTERPOL,缩写:ICPO)于1923年成立,为联合国以外,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共有194个成员国,每年预算逾1亿欧元
  • 圣但尼圣但尼(法语:Saint-Denis)位于印度洋留尼汪岛,是法国海外大区留尼汪的首府。
  • 硫酸铝硫酸铝(化学式:Al2(SO4)3)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工业试剂,通常会与明矾混淆。硫酸铝通常被作为絮凝剂,用于提纯饮用水及污水处理设备当中,也用于造纸工业。自然状况下,硫酸铝几乎不以
  • 海南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
  • 北燕北燕(407年或409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建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旧沿用后燕国号。409年,高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
  • 附身附身,是一个超自然概念,意指活人的躯体被超自然灵体(如恶魔、神、先人的灵魂等)暂时性操控,因此表现出一些与平日相异的行为。附身的概念可见于许多宗教、神话及民间传说中,如灵媒
  • 哈兹卡盗龙哈兹卡盗龙属(属名:Halszkaraptor)是驰龙科的一属,生活于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蒙古的德加多克塔组(英语:Djadochta Formation)。其属名源于波兰古生物学家哈兹卡·奥斯穆斯卡(英语:Ha
  • 圣马利诺市圣马力诺市(意大利语:Città di San Marino)是欧洲国家圣马力诺的首都,位于意大利半岛亚得里亚海海岸附近,圣马力诺最高峰蒂塔诺山西坡上。人口4,128人(2013年10月31日数据),为该国
  • 特威阑特威阑(英语:Mary Dorothy Fine Twinem,中文名戴费马利,1895年4月8日-1983年9月9日),美裔中国人。南京大屠杀期间,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成员。1895年,特威阑生于美国纽泽西州特伦
  • 洞阳山黑麋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东北角,主峰海拔590.5米,为望城境内第一高峰。距长沙主城区不到20公里(新长湘公路拉通后缩短为19公里),自古被号称“洞天福地”。整个区域已辟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