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 (佛教)

✍ dations ◷ 2025-07-05 06:24:47 #因明学,佛教并称名词

量(梵语:प्रमाण,pramāṇas),古印度知识论术语,意指正确的认知,或正确的知识来源。在印度教与佛教中都有使用,用於哲学辩论场合;佛教中为因明学的一部分;印度教中有《量经》(Pramāṇa Sūtra)。

在佛教的因明学当中,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定义“量”为“不妄的新知”,粗略地说即是“知识的来源”。狭义而言,“量”指的是“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不正确的认知,则称为“非量”。

对于量的分类,有多种说法。《因明正理门论》认为仅有现量与比量才能称为“量”。有人则加入圣言量,成为三量。即下列三种:

相关

  • 胆汁胆汁(英文Bile)是由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肝细胞分泌出的一种汁液。肝脏持续分泌出胆汁,存放于胆囊内,然后在进食时把胆汁经胆总管释放入小肠帮助消化脂肪。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质
  • 藻类学藻类学(Phycology或algology),属于内容是关于藻类的研究。藻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通常被视为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多数藻类是生存在潮湿的环境里的真核生物,能行光合作用
  • 鲁文·里夫林鲁文·里夫林(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2,3-二羟-3-甲基戊酸2,3-二羟-3-甲基戊酸(2,3-dihydroxy-3-methylpentanoic acid)是异亮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
  • 251年
  • 玛丽·A·麦克卢尔玛丽·A·麦克卢尔·毕比(英语:Mary A. McClure Bibby;1939年4月21日-2016年7月2日),是美国的共和党政治人物,前南达科他州参议院议员和前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政府间事
  • 王以衔王以衔(1761年-1823年),字署冰,号勿庵。归安(今浙江湖州市)菱湖镇人(清·菱湖镇志)。王氏“始迁祖”王宗祥,明末自休宁合阳(今属安徽黄山市屯溪区)迁居归安。王以衔为王宗祥六世孙,生于乾
  • 大蛇·普利斯金S·D·巴布·“大蛇”·普利斯金(英语:S.D. Bob "Snake" Plissken)是一位初次出现在约翰·卡本特执导的1980年电影《纽约大逃亡》中的虚构反英雄人物,由库尔特·拉塞尔饰演,他也
  • 特里普尼图拉特里普尼图拉(英语:Thrippunithura;马拉雅拉姆语:തൃപ്പൂണിത്തുറ),是印度喀拉拉邦埃纳库拉姆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达59881人(截至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9881人,其中
  • 秋元奈美秋元奈美(1960年1月24日-),是日本漫画家,神奈川县厚木市出身。代表作为《loving you》(1986年)、《奇迹女孩》(1990年-1994年,动画版译为“魔幻美少女”),其他作品有《HONEY☆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