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致病论

✍ dations ◷ 2025-10-09 16:30:33 #瘴气致病论
瘴气,亦称瘴毒、瘴疠,中文中瘴气为中医名词,疾病地理学之概念,是指中国南方山林间湿热环境下因某种原因(如动植物腐败等)而产生的一种能致病的有毒气体。由瘴气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瘴气病或瘴病。瘴病是多种疾病(流行病或部分热带病)的总称,多数情况下指疟疾,故又称其为瘴疟。古代中国,瘴气多流行于南方地区,其分布地区随着人为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地区的瘴气所对应的疾病有可能不同,如青藏高原上的瘴气病实际可能为高原反应。瘴气作为古代的疾病地理概念,主要与南方气候、植被和地貌有关。瘴气之说,在中国始于西元一世纪,但大量历史文献所记载的瘴气现象, 多数是对雾或尘霾等天气现象的误解。历史上关于瘴的疾病问题也相当模糊,医学界往往以为过去所说的“瘴”,就是今日的“疟疾”。而实际上广义的瘴病包括南方所有地方病和传染病,狭义的瘴病则指感冒、疟疾和中暑等症。《魏书》记载和平元年(即公元460年),魏西征军攻吐谷浑,“九月,诸军济河追之,遇瘴气, 多有疫疾,乃引军还。获畜二十余万”。北魏军队在青海高原遭遇的事件,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瘴气记录。自隋唐至南北宋,对瘴气的认识大多与热带或亚热带地理有关,瘴气所致的疾病也逐渐成为南方特有的地方疾病之代名词。明清时期,南方地方志已普遍记载瘴气之说,但南方在清朝雍正至嘉庆年间,经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后,瘴气之说渐渐消匿。消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瘴区神秘感的消失,在古代,瘴区多是交通和资讯相对闭塞的区域,但随着近代南方边陲区域的开发,大规模人口涌入边陲地带,历史上最可怕的瘴区失去神秘感。其二,随着医学的进步,过去被称为“瘴”的疾病,得到更确切的医学归类。例如疟疾在西南,在古代是称作“瘴”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今则不再称为“瘴疟”。瘴气(miasma)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意思是“污染”、“不纯”、“不洁”。这个致病想法也通过中世纪意大利人订定疟疾的名字(字面意思是“糟糕的空气”)。Miasma被认为是一种有毒蒸气或薄雾,充满了引起疾病的分解物质。这种想法认为疾病是环境因素的产物,如受污染的水、恶臭和不良的卫生条件。这种感染不是在个体之间传递,而是会影响产生这种蒸气的区域内的个体。而它的臭味可以辨认出来。该理论最终在1880年后由科学家和医生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疾病的细菌理论。

相关

  • 鞭毛鞭毛是很多单细胞生物和一些多细胞生物细胞表面像鞭子一样的细胞器,用于运动及其它一些功能。在三个域中,鞭毛的结构各不相同。细菌的鞭毛是螺旋状的纤维,像螺丝一样旋转,属于生
  • 媒体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播媒介系统。美国媒体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形式,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美国的音乐产业也很发达。大多数媒体都从属于商业化的媒体
  • 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英语: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是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的治疗疾病的时候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都对患者的治疗不利。不良反应是药物所具有的两
  • 梦游症梦游症(Somnambulism),在神经学上是一种睡眠障碍,症状一般为在半醒状态下在居所内走动,但有些患者会离开居所或作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如翻窗、开车甚至一些暴力活动,如杀人等。1846年
  • 细菌感染病原细菌(英语: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导致传染病的细菌病原体。本条目主要针对会造成人类传染病的病原细菌。大部分的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不过有些细菌是病原体。像结
  • 手套手套是包裹手的服饰或保护器材。作用有:手部保暖、装饰、宗教用途、保护手免遭伤害、隔离手部,特殊的手套也是体育运动的器材。手套在中国古代并不很普遍。一个原因是汉服的袖
  • 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简称DSS),是协助进行商业级或组织级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DSSs一般面向中高层面管理,服务于组织机构内部管理、操作和规划级的决策,帮助决
  • 酸奶油酸奶油是一种富有脂肪的奶制品,由奶油和一些乳酸菌发酵而成。它因为发酵的乳酸菌和它酸的味道,所以命名为酸奶油(Sour cream)。
  • 毫秒本页按时间长短从小到大列出一些例子,以帮助理解不同时间长度的概念,比较时间单位的数量级。1幺秒(yoctosecond)约是1.86×1019普朗克时间。1仄秒(zeptosecond)即1000幺秒。阿
  • 黄金储备黄金储备是各国中央银行所持有的黄金资产。在金本位制度被放弃之后,仍由各国央行作货币发行准备之用。官方黄金储备是各国政府或银行所持有的金条或金币资产,相对于私人或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