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人性

✍ dations ◷ 2025-07-19 04:32:14 #普世人性
普世文化通则,或普世人性指的是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当中的都出现的元素、模式、特质或制度等。演化心理学认为所有文化当中都出现的行为或特质,有可能是演化适应的结果;另外,一些抱持着文化相对论看法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者则拒绝普世文化通则的存在,他们讨论普世通则究竟是文化上的,或者是遗传上的,文化行为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些通则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行为现代性的完整证据开始出现的时候。在1991年出版的《普世人性》(Human Universals)一书中,唐纳德·布朗将普世人性给定义为“那些在文化、社会、语言、行为和心理等各方面没有已知例外的人类特征”,同时他还提供了一个有着数百个项目的列表,并声称这些项目是普世人性的一部分。以下是唐纳德·布朗所给出的普世文化通则清单:在不同文化间观察到的那些相同或类似的行为,并不表示这些行为源自某些共通的心理机制。一种可能是,这些行为独立发展出来以解决一些共通且实际存在的问题。由于所有已被人类学者研究过的文化,都至少和研究这些文化的人类学者接触过,且因为人类学的研究伦理减缓研究速度,使得其他不受到这些伦理束缚的群体,尤其至少是那些与未接触部落居民有着相似外表但已成为全球化文化一部分的当地人,能在人类学者之前接触这些未接触部落之故,因此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未接触文化,曾被以科学的方式研究过,而这使得外部影响可以做为对普世文化通则的解释。这不能否定文明的一些层面有多个独立起源,因此也不是超传播(hyperdiffusionism)的一个例子,这只表示说普世文化通则并非这些行为出自本能的证明。人类学研究中,对于那些与普世文化通则契合的证据,有着普通的标准;而对于那些违背普世文化通则的证据则有着特别的标准,这引致了发表偏差的问题。尽管在有足够强大证据的状况下,一个出现违背普世文化的现象的个案研究有可能通过同行评审,那些指出契合普世文化通则的研究,在证据量相等的状况下,在统计上更有可能通过同行评审。由于在评估一个现象或行为在统计上出现的频率时,对同样文化进行的多次田野调查的内容会一并考虑,因此其结果可能会让一个现象或行为看起来合于普世文化通则,就算事实并非如此时也是如此,一些人类学者指出,这种状况可能会让诸如“男人比女人更常猎捕大型猎物”之类未必是普世文化通则的事项在统计上看起来是普世的,像例如说,关于男人比女人更常狩猎的田野调查会通过田野调查,但对于同样文化中,显示出在狩猎方面性别平等或女人更常狩猎的田野调查,就不会公开发表。

相关

  • 窄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万乃洛韦伐昔洛韦(Valaciclovir)是鸟嘌呤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用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感染。它是阿昔洛韦的前药,在体内可转化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是一种前药,是阿昔洛韦酯化物,口服生物利
  • 雷尼替丁雷尼替丁(Ranitidine、中华药典名:雷尼替定),常用商品名Zantac,是一种抑制胃酸产生的组胺类H2受体阻抗剂。它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食管反流病。此外
  • 动画日本动画(日语: アニメ Anime ?),又叫日式动画,是指日本出品的动画作品,主要透过电视播出。由漫画、绘本、小说、轻小说或者游戏的改编而成,其次一部分为动画原创作品,以动画技术
  • 恐猫属恐猫(Dinofelis)是后猫族下的一属。它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北美洲,估计属于最少500-120万年前。在洛沙冈(英语:Lothagam)亦有发现非常似恐猫的化石,可以追溯至800万年前
  • 掘足纲原口动物 Protostomia掘足纲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全部是海产泥沙中穴居的一类小型软体动物,仅有350种左右。海生,直至7000米可见其踪迹。贝壳长,似象牙,管状,成细弯刀型,两端开
  • 朱 荻朱荻(1954年5月-),中国制造工程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生于辽宁沈阳,原籍辽宁沈阳。197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1981年、1985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201
  • 科尔尼科尔尼可以指:
  • 角度在几何学中,角(拼音:jiǎo,注音符号:ㄐㄧㄠˇ)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一般的角会假设在欧几里得平面上,但在
  • 哈密顿算符量子力学中,哈密顿算符(英语:Hamiltonian,缩写符号:H或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