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扎卜山谷

✍ dations ◷ 2025-07-18 07:36:53 #姆扎卜山谷

姆扎卜山谷(法语:Vallée du M'Zab,柏柏尔尔语:ⵉⵖⵣⵔ ⴰⵡⴰⵖⵍⴰⵏ)位于阿尔及利亚盖尔达耶省,为撒哈拉沙漠中一个窄且深的绿洲山谷。此地为一个传统的人类居住地,莫萨比特人(英语:Mozabite people)在山谷中发展出五座克萨。自11世纪至今,姆扎卜山谷几乎维持相同的生活方式,住在同样结构的建筑中,这些由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为了适应恶劣环境所形成的。五座克萨中均以一座清真寺为中心。清真寺同时具备瞭望塔的功能,克萨在被敌人围困时可以做为堡垒,内部附有兵工厂和粮仓。

姆扎卜山谷于1982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世界遗产,为阿尔及利亚第2个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姆扎卜山谷的建筑简朴、实用,完美地与环境融为了一体。姆扎卡的建筑结构是为群体居住而设计的,但同时也考虑到了家庭的结构。

姆扎卜山谷位于阿尔及利亚盖尔达耶省,在该国首都阿尔及尔以南约600千米处,撒哈拉沙漠中一个窄且深的绿洲山谷,山谷中分布五个克萨,其中四个克萨约略排成一直线,由西向东依序为盖尔达耶、梅利卡(法语:Melika)、布努拉、阿推夫,另一个克萨贝尼-伊斯古恩(法语:Beni Isguen)在梅利卡的南方。最西边的盖尔达耶与最东边的阿推夫距离约10千米,整个山谷面积约40平方千米。当地几乎不曾下雨,居民依靠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层深处的古地下水过活,当地并种植超过10万棵棕榈树,使得温度较为凉爽。

从公元8世纪起,半游牧民族莫萨比特人(英语:Mozabite people)已在姆扎卜山谷生活,可从阿推夫附近的塔拉兹迪特(Talazdit)奥拉维尔(Aoulaouel)发现他们的遗迹:206。10世纪起,由于连年的战乱,许多提亚雷特的居民逃离至姆扎卜山谷,公元1012年在此地建立第一个克萨城镇阿推夫,之后陆续再建立四个克萨城镇。

在11世纪以前,当地仍有信奉基督教的居民,之后随着伊斯兰教伊巴德派在此地的流传,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已信奉伊斯兰教:34。从14世纪起,该地区成为撒哈拉沙漠贸易商队的重要据点,作为羊毛、椰枣、食盐、煤、武器等货品的交易中心,莫萨比特人展现他们突出的商业能力。法国在1830年驱逐奥斯曼帝国在阿尔及利亚的势力,但姆扎卜山谷在1882年才并入法国的统治,1962年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为阿尔及利亚本土统治。

自11世纪至今,姆扎卜山谷几乎维持相同的生活方式,住在同样结构的建筑。这些既是由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决定的,也是因为要适应恶劣环境。此地城镇中均以一座清真寺为中心,清真寺同时具备瞭望塔的功能。克萨在被敌人围困时可以做为堡垒,内部附有兵工厂和粮仓。城镇内每一间房屋都是一个标准的立方体单元,代表一个建立在尊重家庭结构的平等社会,重视家庭的亲密性和自主性:167。

1982年7月,第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于法国首都巴黎召开,由阿尔及利亚申报的项目“姆扎卜山谷”经大会通过,成为阿尔及利亚第2个文化遗产,编号为188。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姆扎卜山谷”遗产有27个子项目,编号从188-001至188-027,列表如下:

盖尔达耶克萨

梅利卡克萨

贝尼-伊斯古恩克萨

位于梅利卡的谢赫·西迪·艾萨(Cheikh Sidi Aissa)陵墓

位于阿推夫的谢赫·阿米·卜拉欣(Cheikh Ammi Brahim)陵墓

102:贝尼·哈玛德的卡拉城(英语:Beni Hammad Fort) · 188:姆扎卜山谷(共27处) · 191:杰米拉 · 193:提帕萨 · 194:提姆加德 · 565:阿尔及尔城堡(英语:Casbah of Algiers)

179:阿杰尔的塔西利

相关

  • 杀婴在生物学和社会学上来说,杀婴是某一物种意图令自己同种婴儿死亡的行动。在许多过去的社会里特定形式的杀婴被认为是适宜的,但大多数的现代社会却认为不道德或犯罪。虽然如此,这
  • 建筑业建筑,通常指的是对那些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的、或者说拥有内部空间的构造物进行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而后使用的行为过程的全体或一部分。“建筑”除了可指具体的构造物外,也着
  • 欧几里得几何欧几里得几何指按照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构造的几何学。欧几里得几何有时就指二维平面上的几何,即平面几何,本文主要描述平面几何。三维空间的欧几里得几何通常叫做立体几何
  • 科田法科田法,是高丽末期最后一次田制改革,也是朝鲜王朝早期田制。高丽后期田柴科制破坏,大量官地成为私地。后来李成桂改革地制,把京城最好的地方配给自己手下,使他们有取代高丽的能力
  • 瑞典广播电台坐标:59°20′05″N 18°06′05″E / 59.33472°N 18.10139°E / 59.33472; 18.10139瑞典广播电台(瑞典语:Sveriges Radio),简称SR。是瑞典的国家级公共电台广播机构,于1925年1月1
  • 卡尔·福塞尔卡尔·福塞尔(瑞典语:Carl Forssell,1917年10月25日-2005年11月28日),瑞典男子击剑运动员。他曾代表瑞典参加1948年、1952年和195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击剑比赛,共获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 拉斐尔·梅舒朗拉斐尔·梅舒朗(英语:Raphael Mechoulam,希伯来语:רפאל משולם‎,保加利亚语:Рафаел Мешулам,1930年11月5日-2023年3月9日)是一位出生于保加利亚索菲亚的以色列有机化学家,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药物化学教授,知名于合成了许多大麻素。
  • 马利克马利克(阿拉伯语:ملك‎,希伯来语:מֶלֶךְ‎,Malik,Melik,Malka或 Melech),在阿拉伯语、西北闪语与希伯来语中,这是统治者的称号之一,为王国或部落的领袖,可译为国王或头目。它接近于阿拉伯语:مالِك‎(mālik),一个阿拉伯文名字,原义为主人或领袖。犹太教称上帝为王中之王(希伯来语:Melech ha-M'lachim‎),Al-Malik也是阿拉的称号之一。在中国,作为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士的名字时,也被音译作“么力克”。
  • 前80年代前80年代从前89年1月1日开始,于前80年12月31日结束。
  • 山本良一山本良一(1907年-2011年1月1日),台湾日治时期教师,长年捐助教具、天文学教育经费给服务过的花莲县富里乡东里国小,又捐钱为该校设立星象馆。山本良一出生于1907年,台北师范学校小学师范部演习科毕业后于1926年分发到大庄公学校(今东里国小)担任训导主任,在该校服务两年半,曾至玉里国小代课三个月,教书期间考上东京帝国大学农业教员养成所(今筑波大学),毕业后又任教于台北第三高女,日本引扬归国后一度从政连任四届大阪市议员,育三男二女。山本良一改行经营农场后,曾经多次回台湾考察与观摩,会抽空回东里国小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