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IK

✍ dations ◷ 2025-09-27 00:03:45 #LASIK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层状角膜内层重塑术),是一种透过激光改变眼角膜的弧度,以改善视力的手术。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角膜瓣下基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从而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通俗来看就是把角膜当成一种透明材料,通过切削作成了一副镜片)。LASIK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最高可矫正的度数受制于患者的角膜厚度,一般最高可矫正的近视度数达1200度。手术方式需先使用板层刀机械将角膜切开,再施打激光矫正,LASIK术后撤销时间较短,病人所感受的痛楚亦较少。LASIK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最高可矫正的度数受制于患者的角膜厚度,一般最高可矫正的近视度数达-12D(1200度)。LASIK手术的概念可追溯至1970年,Jose Barraquer医生发明第一个角膜切割器(microkeratome),以切割极薄的角膜瓣以改变角膜弧度,这种手术称为keratomileusis。已成为当今全世界最普遍的角膜屈光手术。1990年,意大利医生Lucio Buratto与希腊医生Ioannis Pallikaris共同开发出LASIK手术,原理是把两种不同的手术技术融会一起,即keratomileusis与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由于手术比其他同类手术的准确度高,副作用却较少,尤其与PRK相较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的现象,因此很快便流行起来。早期,LASIK手术的角膜瓣,会以微型角膜切割器的刀片切割而成。近年出现的IntraLase无刀切割技术,以激光在角膜切割出角膜瓣层,无需刀片切割。好处是角膜瓣可切得更薄,增加可供塑型的剩余角膜厚度,从而矫正更深的近视或远视。当前LASIK所使用的激光主要是氟化氩(ArF)气体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紫外光波长193 nm。旅美华裔物理学家林瑞腾(J.T. Lin)教授1991年在其美国专利首次提出213-nm UV固体激光以取代有毒的氟化氩气体。接受手术前,医生会为病人眼睛作详细检查,假如病人有配戴隐形眼镜,需在验眼前暂停配戴,软性隐形眼镜用户需在手术前5到21天开始停止使用软性隐形眼镜,而硬镜则需最少需要6个星期,如果携带硬性隐形眼镜超过3年,则需要再增加6个星期。验眼过程会比配眼镜更详细,包括量度眼睛屈光度数、最佳视力、角膜弧度、形状及厚度,并会以显微镜检查眼睛及眼球外部。亦会以眼药水放大瞳孔以检查病人的视网膜。放大瞳孔后眼睛会轻微畏光,看近物时会变得模糊,检查后便会恢复正常。手术前,病人的眼睛首先要经清洗消毒、然后滴麻醉药作局部麻醉。之后,病人会平躺在手术床上,医生会用开睑器(eyelid speculum)把眼睛撑开。手术过程中,病人会处于清醒状态,并需要凝望着一个目标灯,角膜薄片切割有两种方式:切割出角膜瓣后,医生会把角膜瓣翻开,并开始射出激光,病人眼睛需要望着灯号,激光开始把角膜组织削去,以改变其弧度。病人会听到声响及嗅到烧焦的气味,每只眼的激光切削过程约十几秒到1分钟左右。完成切削后,医生会把角膜瓣放回原位、把开睑器除去,让眼睛合上,切口无需缝针。医生会再次为病人滴眼药水,然后以眼罩保护眼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病人便可回家,无需住院。刚完成手术后,病人的视力已可见改善,但暂时会较为模糊,亦可能有轻微不适。为避免角膜瓣移位,手术后须暂时配戴眼镜或眼罩保护眼球,不可揉眼。手术后隔天需回到医生处覆诊。切开的角膜瓣只是吸附在眼球上,而不是与眼球长合在一起。

相关

  • 光滑病毒科Levivirus Allolevivirus光亮(噬菌体)病毒科(Leviviridae)(光滑噬菌体科)代表种:
  • 视知觉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伤寒杆菌肠道沙门氏菌(学名:Salmonella enterica)是一种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及沙门氏菌属的一员。肠道沙门氏菌有着极其大量的血清型:大约有2000个不同的血清型。就如伤寒杆菌(学名Salmo
  • 刚果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时间逻辑在逻辑中,术语时间逻辑被用来描述为表现和推理关于时间限定的命题的规则和符号化的任何系统。它有时也被称为时态逻辑,这是 Arthur Prior 在1960年代介入的基于模态逻辑的特殊
  • 拉丁-法利希语支拉丁-法利希语支是印欧语系意大利语族的一个分支,包括拉丁语和法利希语。这些语言在意大利和拉齐奥地区使用,之后拉丁语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通用语言。法利希语的使用者逐渐减
  • 非类固醇消炎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山苏花山苏花(学名:Asplenium antiquum),简称山苏,又名鸟巢蕨,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下的一个种。山苏广泛分布于潮湿中低海拔山区,以台湾的气候而言,分布海拔约50~870米,其中最适海拔为400~12
  • 藻类,又称作悬浮植物,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其中有属于真核细胞的藻类,也有属于原核细胞的藻类。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植物,并且一些藻类与比较高等的植物有
  • 阻燃剂阻燃剂(Fire retardant)是除了水以外,其他所有具有降低燃料的可燃性或延迟燃烧的物质之总称。阻燃剂通常都是利用化学原理产生作用,但也有少数利用物理方式达到灭火目的的阻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