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先生

✍ dations ◷ 2025-07-05 04:09:01 #刽子手,法国刽子手,法国头衔,巴黎历史

巴黎先生(法语:Monsieur de Paris),又译作“巴黎绅士”,是给予在法国首都巴黎就职的刽子手的称号。其为法国全境共160名处刑人的头领。

1870年11月以后,几乎所有法国处刑人都离职,法国全境的处刑人只剩下在巴黎就职的唯一一位。在此之后“巴黎先生”成为死刑执行人的代名词。

出于职业上的义务,历代巴黎先生都住在巴黎生活。

巴黎先生若因为辞职、死亡、罢免等理由而出现空缺的话,政府会从志愿者之中逐个审查并挑出下个继任者。巴黎先生的姓名一般是向大众公开的(可见刽子手条目),惯例上从继任者上任开始,直到下次死刑执行以前都不会公布姓名。

在法国的规定中,除非巴黎先生在场,否则不能执行死刑。因为这个缘故,在巴黎先生阿纳托尔·戴比勒(英语:Anatole Deibler)猝逝时,当时的死刑便延后了两天才执行。另外,路易·戴比勒(法语:Louis Deibler)向上头提出辞呈时,他的辞呈也被顺延了数天才被核准,这是为了要让他先处理掉预定数日内要执行死刑的死囚再离职。

1870年后,法国全境的刽子手只剩巴黎先生一人。不过在1962年阿尔及利亚自法国独立出去之前,法国全境内除了巴黎的巴黎先生以外,还有阿尔及利亚的刽子手在,因此严格说起来这段期间内法国领土内的刽子手是1到2人。在阿尔及利亚的管辖范围内犯下死罪的法裔白人,有两种可能的处刑途径,一种是在阿尔及利亚当地处刑,另一种则是引渡到法国本土,交由巴黎先生处刑。顺带一提,法国名义上公布的处决人数只计算由巴黎先生处决的人数。

自1981年法国废除死刑制度后,巴黎先生的称号也停止被继续使用。

以下标记的年份为正式就职时的年份。其中夏尔·让·巴蒂斯特·桑松(Charles Jean Baptiste Sanson)由于其父突然猝死,年仅7岁便正式就职,是就职时间最长的巴黎先生。但在夏尔·让·巴蒂斯特成年前有一位官方人员代理此职务,且他的儿子夏尔·亨利·桑松自15岁起便子代父职,因此两人的正式就职时间都和实际活动时间并不一致。

巴黎先生的职位传承大多为世袭制。1687年至1847年由桑松家族(Famille Sanson)担任,而1879年至1981年的五任巴黎先生皆为戴比勒家族(Famille Deibler)的亲属。

由于巴黎先生的收入并不高,因此大部分的巴黎先生都有从事副业以贴补家用。例如桑松家族便以医生作为副业。

巴黎先生处刑时所使用的断头台被视为是他个人的私有财产。

在法国,“Monsieur de (该国首都名)”这种用法被法国人用来挪揄其他国家的死刑制度。

相关

  • 天选之人选民是指各种自认为“被神所拣选的人”。常常被视为是神挑选,实现天命(例如在地上充当先知)的人、甚至是一个受神喜爱的族群。这个词汇特别是用以指以色列人,因为在《旧约圣经·
  • 大卫·珀杜小戴维·艾尔弗雷德·珀杜(英语:David Alfred Perdue, Jr.;1949年12月10日-),是一位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现任乔治亚州美国参议院议员。珀杜在2014年5月20日的共和党初选(英语:United
  • 高格纳岛高格纳岛是哥伦比亚的岛屿,位于太平洋海域,距离该国大陆28公里,由考卡省负责管辖,长9公里、宽2.5公里,面积26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338米,岛上无人居住。坐标:2°58′03″N 78°10
  • 拉尔夫·纳德拉尔夫·纳德(英语:Ralph Nader,阿拉伯语:رالف نادر‎,1934年2月27日-)是一个美国律师、作家,演说家、政治人物。纳德以绿党参选人身份参加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和2000年美国
  • 傅学文傅学文(1903年-1992年),女,江苏宜兴人,中国社会活动家、政治人物,南京市力学小学创办者、首任校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原常务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丈夫邵力
  • 松本文明松本文明(1949年3月25日-)是一名日本政治人物,为自由民主党所属众议员、现任内阁府副大臣(日语:内閣府副大臣)、东京都议会议员。出生于广岛县世罗郡甲山町(日语:甲山町),先后就读世田
  • 夏洛特公主 (瓦伦丁女公爵)夏洛特公主(法语:Charlotte,1898年9月30日-1977年11月15日)全名为夏洛特·路易丝·朱丽叶·格里马尔迪(Charlotte Louise Juliette Grimaldi),为已故摩纳哥亲王兰尼埃三世之母。摩纳
  • 施马尔湖坐标:53°36′58″N 10°42′42″E / 53.6160°N 10.7117°E / 53.6160; 10.7117施马尔湖(德语:Schmalsee),是德国的湖泊,位于该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由劳恩堡县负责管辖
  • 论物理力线《论物理力线》(英语:)是詹姆斯·麦克斯韦于186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阐述了可以比拟各种电磁现象的“分子涡流理论”,和电势移的概念,又论定光波为电磁波。麦克斯韦
  • 高振西高振西(1907年7月7日-1991年12月9日),中国地质学家。生于河南荥阳。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