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特 (神话)

✍ dations ◷ 2025-07-10 18:04:33 #阿拉伯,女神

阿拉特(英语:Al-lāt;阿拉伯语: اللات),也叫拉特、阿尔-拉特、伊拉特,是女天神和雨神,麦加的三大女神之一。盛行于伊斯兰教之前的阿拉伯地区。其事迹反映于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的相关著述,具有重大的宗教影响与历史意义。

拉特可能是与战争有关女神,因为她有不少形象都是头戴钢盔,手拿长枪的女战神形象,有时她还端坐在雄狮之间的宝座上。受到希腊、罗马的影响,拉特的形象概念也可在其他地区发现,在希腊体系中她可被视作雅典娜,罗马体系中则为蜜涅瓦。在纳巴泰和巴尔米拉(今叙利亚地区),就有人们把她与雅典娜相等同。此外,纳巴泰人也将拉特当作众神之母,有时其丈夫为Dushara,有时又被视作是她的儿子,纳巴泰人的碑文上写道拉特与乌札都是Dushara的妻子。也有一说法认为,拉特是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冥界女神埃列什基迦勒(Ereshkigal)的别称。

“拉特”一词大概是因避讳神名而出现的代称,由普通名词“伊拉哈特”(女神)加定冠词构成,表示“某女神”、“此女神”、“主要女神”等意思。在叙利亚沙漠中的阿拉伯人神庙里,拉特是对应安拉(Allah)的女神。她是安拉的配偶和众神之母。在阿拉伯中部,她是安拉的女儿,玛纳特(Manat)和乌扎(Uzza)的姐姐;在阿拉伯中部的南方,她是乌扎的女儿,在巴尔米拉特也被列为神,被认为是埃勒的妻子。有些族群还把她视为太阳女神,但更多的是把她看作金星女神,与阿芙萝黛蒂(乌剌尼亚-Urania)相等。希罗多德称她和戴欧尼修斯是阿拉伯人崇拜的唯一的两位神。拉特的信仰在阿拉伯南部并不盛行,反而在阿拉伯北部地区较为盛行,基德里(一个阿拉伯北方的部族联盟)就被认作信仰拉特的重地,其国王有一个银碗内刻着拉特的名字。

拉特被视为塔伊夫城的保护神。据说他的神殿被黄金、玛瑙装饰,而女神则是以一个白色花岗岩的立方体石块为形式被崇拜,有诗歌唱道神殿的周围相当荒凉,没有树叶掉落、也无动物会被猎杀、也无人的血会洒到这。塔伊夫的神庙被摧毁后,穆罕默德(Muhammad)禁止人们在这一地区狩猎和砍伐树木。

相关

  • 抽象抽象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同意思:
  • 颗粒溶素1L9L10578n/aENSG00000115523n/aP22749n/aNM_001302758、NM_006433、NM_012483、XM_005264084、XM_005264085、XM_005264087n/aNP_001289687、NP_006424、NP_036615、XP_005
  • 脒(Amidine)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式见右图,是羧酸的含氮衍生物。最简单的脒是甲脒,HC(=NH)NH2。常见的脒包括DBN、DBU和三氮脒等。低级的脒有毒。脒具碱性,可以和酸形成稳定的
  • 外交官衔外交官衔根据国际惯例,对外交官有一套制式化的称谓。至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各国才开始拥有自行一套的外交官衔,由于各国派遣外交人员参与桌上会议时,常发生各国视自己的外交人员层
  • 郭廷以郭廷以(1904年1月12日-1975年9月14日),字量宇,出生于河南舞阳,中国历史学家,1949年前往台湾。他是中国近代史学及中国口述史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共同创建者
  • 向下侵蚀向下侵蚀是一种河流的侵蚀作用。由于河水受重力作用,产生由高往低的动能,对河床底部进行挖蚀、磨蚀,以增加河道深度。由于河床坡度越大,流速越大,使得向下侵蚀的力道增加,故通常在
  • 西尼沙·马利西尼沙·马利(塞尔维亚语:Синиша Мали;1972年8月25日-)是一位塞尔维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在2014年贝尔格莱德市长选举中胜出,并从2014年4月24日开始担任贝尔格莱德市
  • 周祚熙周祚熙,中国清朝官员,江西南丰县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科进士。嘉庆二年(1797年)接替程文炘,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
  • 胡瑞澜胡瑞澜(?-1886年),字子安,号观浦,湖北武昌府江夏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山西学政、湖南学政。同治五年(1866年)任光禄寺卿。
  • 唯夏织唯夏织(日语:ゆいかおり)是日本的一个音乐组合、声优组合。隶属Sigma Seven e。Comic虎之穴限定贩売。社长:重村博文 | 专务执行长:大月俊伦 | 常务执行长:坂本敏明天月 | 泉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