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粒体肌病
✍ dations ◷ 2025-10-09 03:17:29 #线粒体肌病
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的代谢缺陷脱引起的肌病,属于线粒体病。这种疾病也是一种母系遗传病,可根据临床不同症候群再细分为几种疾病。1962年,Luft首次采用改良戈莫理氏染色法(Gömöri trichrome stain,MGT)发现。在活体检查中,线粒体肌病患者的肌肉组织中常带有“破碎红纤维”(ragged red fibers),这些肌纤维内含有轻度累积的糖原和中性脂。此外,破红肌纤维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则会减弱。线粒体肌病的大致病理是:线粒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必需的酶或载体等的先天性缺陷或活性降低,导致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不能充分利用底物或底物不能进入线粒体内使氧化磷酸化发生障碍,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成不足,细胞最终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功能衰竭。所以ATP阈值较高的系统与组织(如神经系统、骨骼肌、心肌、视网膜、胰岛等)最易受累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线粒体肌病根据临床不同综合征可分为:当下暂未研制出治疗线粒体肌病的药剂,一般应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以及辅酶Ql0等;对某些酶复合物缺乏者给药物以建立代谢旁路(如呼吸链复合物Ⅱ和呼吸链复合物Ⅲ缺乏者给以维生素K和维生素C建立代谢旁路有一定疗效)。ATF、脂肪乳、素高捷疗等药物能明显改善肌无力、疲劳及胸闷等症状。也有科学家开发出以胚胎线粒体移植来治疗这一类遗传疾病的疗法。
相关
- 核糖核糖(英语:Ribose)是一种五碳醛糖(戊醛糖),一般常见的型态为D-核糖。是RNA的组成物之一,也是ATP及NADH等生化代谢所需分子的原料。DNA中的核糖是D-核糖,为呋喃型环状结构,该呋喃环状
- 肛门癌肛门癌(anal cancer)是在肛门(英语:human anus)的癌症,是位在消化道远端开口处的癌症。肛门癌和更常见的大肠癌是不同的病症。肛门癌一般是在鳞柱交界区附近的肛门鳞状细胞癌,多半
- 撒丁岛坐标:40°00′N 09°00′E / 40.000°N 9.000°E / 40.000; 9.000撒丁岛(意大利语:Sardegna,,撒丁语:Sardìgna, Sardìnnia)位于意大利半岛的西南方,是地中海的第二大岛,仅次于西西
- 艾赛尼派艾赛尼派(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 约翰·洛克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国的哲学家。在知识论上,洛克与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会契约理论上做
- 命题命题(proposition),在现代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中是指一个判断(陈述 (逻辑))的语义(实际表达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陈述)本身。当相异判断(陈述)具
- 性博物馆性博物馆(英语:sex museum)是一种展示情色艺术(erotic art),历史上的性玩具,以及情色历史文件的博物馆。它们在1960年代末及1970年代,即性革命时代,在欧洲十分普遍。1990年代后,这些博
- 威特罗威特罗(Vitello、Vitelo),又名维特隆(Witelon)、维特罗(Witelo、Witello)、威特里欧(Vitellio)或威特里欧‧图林根波兰(Vitello Thuringopolonis),约出生于1230年,逝于1280年 - 1314年4月
- 可否证性可证伪性(英语:Falsifiability),又称可反证性、可否证性,在科学和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并使用严格证伪法来判别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即“这些结论必须
- 花蜜花蜜是开花植物的花内蜜腺等分泌的一种主要成分是小分子糖类、比如双糖的蔗糖、单糖的果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甚或三糖棉子糖,四糖水苏糖等的混和物,其种类与比例会随物种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