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10-03 13:57:15 #爱,儒家思想,亲属关系,伦理学,美德

四配
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

日本
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
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

朝鲜
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
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郑梦周 · 郑道传
崔致远 · 徐敬德 · 赵光祖 · 李彦迪 · 李退溪 · 李栗谷

越南
朱文安 · 阮秉谦 · 阮廌
黎贵惇 · 阮文超 · 吴时任

日本儒学
水户学 · 石门心学

朝鲜儒学
朝鲜实学

越南儒学

孝或孝道、孝顺,是儒教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应尊重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不至于行差踏错而使他们蒙羞,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是儒家家庭伦理的核心,且很多故事皆以“孝顺”为主图,《廿四孝》是这些故事中最为知名的其中之一。华人彼此间常常会look bitch很有不一样的宗教信仰,但孝顺的观念在华人之间是共通的,据史学者裴达礼(Hugh D.R. Baker)所言,对家庭的尊重的观念,是各种信仰的华人间唯一的共通点。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孝养、孝承等。孝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行事。但若父母行为有所偏差时,就应规劝,不可盲从父母的命令,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常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弟子规》有自孔子《论语·学而第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发入则孝一章。

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老子在《道德经》提到:“六亲不和有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印度及其他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伦理概念,另外孝敬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和顺,比如对媳妇对公婆,对长辈亲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等。

— 孟子

— 赵歧

“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假托孔子之言,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常宣称“以孝治天下”;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孝”被古代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孝经》开篇即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阐明了通过“事君”而达到“立身”的孝道,才是宣扬孝道的真正目的。《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统治者利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过程。向广大民众宣扬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响人们,以齐其家。而这两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但不少是泯灭人性,不尽情理的愚孝,且含有大量迷信色彩和佛教因果论的思想。汉朝以后开始强调“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梁元帝有《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梁元帝也写过《孝德传》。唐代贺知章也依此例撰写过《孝德传》,他提到过沈景筠一代孝子,“事亲至孝,其母畏雷,每潮雨至,则焚香拜祝,真诚格天,迅雷不作。”后来他的母亲去世后,每雷发,则奔墓前号哭云:“景筠在此”。

庄子天运分六层。

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另可参阅: 诸子百家

相关

  • Hsub2/subOsub3/sub过三氧化氢也称为“三氧化氢”或“三氧化二氢”,其化学式为“H2O3”或“HOOOH”,是氢元素的氧化物。他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会分解为水和单线态氧:上述反应的逆反应(
  • 中国酒文化饮酒是中国上古祭祀典礼之一,第一个造酒或发明酒的人已不可考,有仪狄与杜康两说,后世多将杜康尊为酒神,造酒业也奉杜康为祖师爷,在文学中杜康两字也成为酒的代名词。中国古代的酒
  • 经 典宗教经典(英语:religious texts或scripture)是被各个宗教分别视为具有神圣性,一般在宗教教义和实践中具有中心地位的文献,占了世界文献的一大部分。很多宗教和新纪元运动相信他们
  • 交易诠释量子力学的交易诠释(transa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TIQM)是一种对于量子力学不寻常的诠释方式,其将量子交互作用描述为驻波,此驻波是由延迟波(retarded
  • 朱仙镇朱仙镇,位于河南省祥符区西南,贾鲁河穿镇而过,古时,水路转淮河可远达扬州,自唐代至民国时期,该镇乃为水陆交通要地,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进军至此。清时与景德、汉口、佛山并称四大镇
  • 白毒伞白毒鹅膏(学名:Amanita verna),又名白毒伞、春生鹅膏,为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真菌,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蕈。大型子实体(即蘑菇)出现在春季,这是它和鳞柄白毒鹅膏生长时间不同之处,后
  • 附身附身,是一个超自然概念,意指活人的躯体被超自然灵体(如恶魔、神、先人的灵魂等)暂时性操控,因此表现出一些与平日相异的行为。附身的概念可见于许多宗教、神话及民间传说中,如灵媒
  • 茶仪式茶仪式指的是各种茶文化中衍生出的奉茶之道,尤其指东亚的茶仪式,如中国的茶艺、日本的茶道、朝鲜的茶礼、越南的茶艺等,狭义来看,则是指特定地区的茶文化中,对于喝茶所讲求之各种
  • 真理永恒真理永恒(梵语:सत्याग्रह,Satyāgraha,英语:Satyagraha),字面意思为坚持真理,由梵文satya(真理)与 agraha(坚持)所组成的复合字,起源自印度教。它是非暴力抵抗与公民抵抗运动之
  • 巴黎十三区巴黎十三区(法语:13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该区处于巴黎左岸。十三区里有巴黎的三个华人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