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嘉矩

✍ dations ◷ 2025-10-13 00:12:48 #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1867年5月9日-1925年9月30日),是一位日本的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一生致力于台湾原住民人类学研究,并对日本远野地区进行历史民俗研究。台湾历史学者杨云萍在《台湾风土》中曾评论伊能嘉矩对台湾研究的贡献“可以说,‘台湾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没有一处没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并将伊能嘉矩所著作的《台湾文化志》列为“台湾研究必读十部”的著作之一。伊能嘉矩出生在日本远野横田村新屋敷(现岩手县远野市东馆町),从小就在祖父的严厉督促下熟读四书五经。1885年,前往东京游学。1887年,进入岩手师范学校就读。1889年2月11日(日本建国纪念日:纪元节),日本宪法设立,与菊池房松、鹈饲悦弥、里见朝佑结盟鼓动(学生运动)而被退学。同年10月,进入每日新闻社接任编辑。1893年,加入“东京人类学会”。1894年12月,与鸟居龙藏创办“人类学讲习会”。1895年11月,伊能嘉矩以陆军省雇员身份来到台湾,任职于总督府民政局。1897年11月,伊能嘉矩抵达兰屿,与鸟居龙藏相遇。将台湾原住民分成8类(泰雅、阿美、布农、曹、赛夏、排湾、漂马、平埔),打破以往在清政府抚番时所做生番、熟番的划分。1898年4月,伊能嘉矩任“蕃政研究”调查员,发表《台湾土番开发状况》。1900年,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成立,任命伊能嘉矩为干事。1904年4月,伊能嘉矩以《台湾蕃政志》向东京大学申请博士学位,但在1907年遭撤回。1906年,伊能嘉矩辞去一切职务,回到故乡远野后,专心进行文献编纂的工作,期间发表《岩手县史》、《台湾文化志》等著作。1925年8月9日,因为在台湾所染疟疾复发,进入盛冈一家医院治疗。同年9月30日,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岁。

相关

  • 第二水俣病第二水俣病是1965年确认的四大公害病之一。因与熊本县的水俣病症状相同,而得此名。因发生在新潟县阿贺野川下流,因此又名“新潟水俣病”及“阿贺野川有机水银中毒”。水俣病早
  • IgG4相关性疾病IgG4相关性疾病(英语:IgG4-related disease),缩写 IgG4-RD,以前称为IgG4相关全身性疾病(英语:IgG4-related systemic disease)是一类可在多种器官中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的炎症疾病,并
  • 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结合了社会学、文学理论、媒体研究与文化人类学来研究社会中的文化现象。文化研究者时常关注某个现象是如何与意识形态、种族、社会阶级或性别等议题产生关连。1956
  • 储能技术储能技术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做应急能源,也可以用于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能量,用于削峰填谷,减轻电网波动。能量有多种形式,包括辐射
  • 斯特凡·W·赫尔斯特凡·瓦尔特·黑尔(德语:Stefan Walter Hell,1962年12月23日-),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之一。2014年,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萤光显
  • 核纤层蛋白核纤层蛋白(英语:Nuclear lamins)也被称为第五类中间纤维(Class V intermediate filaments),是细胞核中提供结构功能和调控转录的纤维蛋白。核纤层蛋白与膜相关蛋白(英语:membrane-a
  • 法国宗教战争法国天主教和新教势力最终妥协法国宗教战争(法语:Guerres de religion)又名胡格诺战争,是发生在1562年至1598年间法兰西王国国内的内战和民众骚动事件,内战双方为忠于圣座的天主
  • 耶拿桥坐标:48°51′35″N 02°17′32″E / 48.85972°N 2.29222°E / 48.85972; 2.29222耶拿桥(法语:Pont d'Iéna)是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一座桥梁,连接左岸的埃菲尔铁塔和右岸的夏乐宫
  • 1-十四烷醇1-十四烷醇是一种直链饱和脂肪醇,份子式为C14H30O。它为白色结晶固体,实际上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1-十四烷醇可透过肉豆蔻酸的还原反应制得。如同其他脂肪醇,1-十四
  • 新兴新兴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