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

✍ dations ◷ 2025-09-30 18:15:13 #汉诗
旧体诗,中国以外又称汉诗(“汉诗”一词在汉语中可以指用汉语写作的诗歌或专指汉朝的诗歌),是指是指用汉语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包括可以包括各种文言韵文如赋、词、曲等,最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其影响整个汉字文化圈的文学创作,除中国外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都有不少旧体诗创作,是这些地区的传统文学的构成部分。中国最早的诗歌是上古时期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在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开始创作汉诗。751年,日本最早的汉诗《怀风藻》出版。之后在平安时代达到全盛期,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等敕传汉诗集持续出现,风行之盛被人称作“国风黑暗期”。其后镰仓时代、室町时代日本的汉诗得到持续的发展,譬如一休宗纯的《狂云集》中收录了一休的很多汉诗。江户时代汉诗的发展达到高峰。明治维新时期的受过教育的日本人几乎人人都会作汉诗。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汉诗的影响开始衰落,迅速衰落则为昭和时期。不过今日初中程度以上的古文教育仍然包含汉诗、汉文的背诵、解释、以及创作等。为华人国家之外汉诗文化最为发达的国家。朝鲜半岛在统一新罗时期开始受唐代影响引进汉诗,新罗人崔致远到唐代留学,学习包括汉诗在内中国文学,其作品集《桂苑笔耕集》收录了不少汉诗作品,被韩国人尊为“韩国汉诗之父”。高丽朝时期,汉诗在高丽逐渐普及。高丽诗人如崔冲(985年-1068年)、李奎报(1169年-1241年,号白云居士)、郑道传(?-1398年)等都有大量汉诗流传下来。朝鲜王朝时期汉诗仍有继续发展。至今汉诗在朝鲜半岛仍受到一些人的重视和传承,一些机构亦有举办汉诗写作比赛。越南历史上曾有三段时期受中国统治,称为北属时期。越南第一次北属时期作为中国的一个郡县(交趾)时,汉字即作为官方文字。968年时丁部领建立丁朝,越南正式独立,但官方文告和科举考试仍通用汉文,一般著作也以汉文撰写。是以作为汉文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汉诗在越南也得到发展。陈朝末年,著名的汉诗作家有陈艺宗、胡季犛等人。后黎朝时,尤其是黎圣宗(名灏、思诚)时,汉诗达巅峰状态。琉球在三山时代后期,明朝赐闽人三十六姓至琉球,居于久米村,亦传入汉文汉诗。至尚巴志统一冲绳本岛,建立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明朝移民后裔在政治和文化上一直有重大影响力,一直延续至第二尚氏王朝。然而因为尚宁王在位期间琉球被日本萨摩藩入侵,以至这段时间之前的汉诗亡佚。后来不少汉诗诗人程顺则、蔡温等皆是久米村人,而随着琉球本土士族的教育程度提高,本土士族皆会写作汉诗,较著名的有毛有庆等。《诗经》创作于先秦时期,之后成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也有诗经体的说法。《诗经》的作者基本都已不可考,按照配乐的内容被分为风、雅、颂三种类型,其常见的创作手法又有赋、比、兴三种。《诗经》的代表作是国风一类。乐府诗盛行于汉朝,历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时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乐府的特点是配乐,所以现在留存下来乐府诗其实都是原来的歌词,其体例更多是根据乐曲的需要。较著名的乐府诗有《木兰辞》、《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等。直到唐朝以后,仍然有相当多的诗人以乐府曲名创作,如李白的《关山月》、王昌龄的《塞上曲》等。但是随着乐曲古谱的逐渐散失,古乐府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不过以歌配词的做法仍然广泛流传,成为了之后的词。由于乐府的影响力,后代也有将词称为乐府的情况,比如苏轼的著名词集就称为《东坡乐府》。古体诗原指唐朝以前不配乐的诗,与近体诗相对,加上乐府诗三者成为狭义上的中国古诗中的三大类别。近体诗成形以后,仍然有相当多的诗人喜欢使用古体创作,这些诗作也被称为古体诗或古风,与遵守格律的近体诗相区别。近体诗是南北朝时期出现、至唐朝而成熟的诗体,其特点是讲究格律,即规范诗作包括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的四方面因素。近体诗只允许五种类型,即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排律。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仿照汉语的诗的形式来创作日本本土的韵文,包括和歌、俳句等。最明显的区别是汉诗一首有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每句通常五言或七言,即使用五个或七个汉字,而和歌、俳句则有五、七、五或五、七、五、七、七等多种长短句,以日语读音的音节而非汉字字数界定格律,更像汉语的词。高丽朝时期,随着汉诗的普及,文人还把古老的朝鲜语民歌用汉字纪录下来,形成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后人称之为“别曲体”,又称为“景几体歌”,大体上采用了334的格式。譬如著名的朝鲜民谣《阿里郎》,或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古风片头曲《呼唤》。高丽朝末期开始,具有朝鲜语特点的时调得以发展,并在朝鲜王朝时期达到顶峰。时调是朝鲜的俚语民歌,但由于是汉诗诗人整理记录,而且汉诗诗人创作了很多时调,时调在发展中自然地融入了汉诗的因素。朝鲜口语与汉文之间巨大的差异可以从这里得知。明万历年间,朝鲜诗人申钦(朝鲜语:신흠)(韩语:신흠,1566年-1628年)在《放翁诗余序》中说:“中国之歌,备风雅而登载籍;我国所谓歌者,只足以为宾筵之娱,用之风雅籍则否焉,盖语音殊也──中华之音,以言为文;我国之音,待译乃文故。我东非才彦之乏,而如乐府新声无传焉,可慨而亦可谓野矣!”随着汉诗在越南发展,而越南语又与汉语一样有声调变化,陈朝文人阮诠(越南语:Hàn Thuyên)就把汉诗的格律应用于创作越南语诗歌,把越南语中的六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形成一种新的诗体。由于阮诠的事迹类近韩愈,被陈仁宗赐姓韩,故又称韩诠,其所创诗体遂被称为韩律(越南语:Hàn luật)。韩律以字喃写作,亦分五言、七言,格律严谨。

相关

  • 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英语:Alveolar macrophage),是存在于肺间质的特殊巨噬细胞,由迁移到肺的吞噬细胞发育而成,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可参与吞噬和清除外来的尘粒或病原并进行
  • 植物配种植物配种(英语:Plant breeding)是指透过改变植物的特征而产生所期望的特性的艺术和科学。植物配种现使用于为人类和动物改善产品中营养的品质。
  • 专性厌氧微生物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是一类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法在正常大气(氧含量21%)等富氧环境下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对氧气的耐受力不同,部分专性厌氧菌可以在氧含量达8%的
  • 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类分泌型的糖蛋白,其与造血干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从而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其可导致细胞增殖并分化成特定类型的血细胞(通常是白细胞,对于红细胞形
  • 山苏花山苏花(学名:Asplenium antiquum),简称山苏,又名鸟巢蕨,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下的一个种。山苏广泛分布于潮湿中低海拔山区,以台湾的气候而言,分布海拔约50~870米,其中最适海拔为400~12
  • 安德烈亚·帕拉弟奥安德烈亚·帕拉弟奥(意大利语:Andrea Palladio,1508年11月30日-1580年8月19日),文艺复兴时期北意大利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也历史上第一位完全以建筑和舞台设计为主业、没有兼事雕塑和
  • 珀西·比希·雪莱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i/ˈpɜːrsi ˈbɪʃ ˈʃɛli/,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是一位知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恩格
  • 液态氢液氢(LH2),也称液态氢,是由氢气经由降温而得到的液体。液态氢须要保存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大约在20.268开尔文,-252.8℃)。它通常被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液态氢可做为储存氢气的一种
  • span class=nowrapAgsub2/subSeOsub3/sub/span&亚硒酸银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g2SeO3。焙烧阳极铜泥时,其中一部分硒化银被转换成亚硒酸盐。
  • 立方毫米体积(英语:Volume)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