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

✍ dations ◷ 2025-07-19 12:30:59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荆州文物,春秋战国青铜器,青铜兵器,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江陵县,1965年考古发现,剑,越国

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楚墓出土,1999年中国国庆日后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属春秋时代末年青铜文物,相信为越王勾践所使用。

该剑身长不足1米;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剑面铸有黑色菱形暗纹,护手正面镶蓝色琉璃,背面镶绿松石花纹。剑首为圆箍形,内有11道同心圆圈。剑身整体经过硫化处理,耐腐蚀性和强韧程度得到极大地提高,说明中国古人在金属的冶炼和表面处理方面的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该剑出土时仍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铸剑技术,为古代兵器中的奇宝。

关于越王之剑为什么出现在湖北境内,有多种解释。有些历史学家推测时楚国灭越国之后,此剑作为战利品被楚国收藏,但有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出土此剑之墓在楚昭王或楚怀王时已存在所以也有一种更为世人接受的说法,认为越国曾经和楚国联姻,此剑为越国公主陪嫁,来到楚国,后世楚王将此剑赐予大臣,后来被人所发现。

其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戉王鸠浅”和“自乍用鐱”,经学者唐兰考证意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另外,同墓亦曾出土与越王勾践剑极为相似的一把铜剑,长60.6厘米,只是没有铭文,现该剑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越王剑实际上有很多,当时春秋晚期,吴越交战,越王曾寻铸剑大师欧冶子到越地铸剑。现在出土的越王剑有四把,其他的分别是越王者旨于赐剑、越王不寿剑、越王州句复合剑。这四把剑曾经在南京博物院一起展出。不过从文物价值来看,越王勾践剑更为知名,称其为“天下第一剑”主要是因为这是勾践的“自用”剑。在剑身上有八个美丽的篆文,而且这种篆文是经过特别美化的,称为“鸟篆”。篆文当时能够明确认出来的只有六个字“越王**自乍用剑”,只能说明为越王用剑,越国有十个越王,但究竟是哪一位越王呢?考古现场专家方壮猷认为这两个字是“邵滑”,是楚国派到越国的“越奸”,最后被封为越王。不过,古文字专家唐兰却认为,这两个字是“鸠浅”,是“勾践”的通假字。这个观点最后也得到了其他专家的认同。:第五章

相关

  • 色谱法色谱法(英语:chromatography,又称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
  • 西蒙西蒙(英语:Simon)是一个西方名字,源于西缅,可以指:
  • 酸化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
  • 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英语:Glutathione S-transferase)家族由许多胞质溶胶、线粒体与微粒体(现被称为MAPEG)蛋白质组成。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参与催化多种反
  • 灵猫科灵猫科(学名Viverridae)是食肉目下的一个科,包括大灵猫、小灵猫、熊狸等。
  • 埼玉县埼玉县(日语:埼玉県/さいたまけん Saitama ken */?)是位于日本关东地方中部的一个县,也是日本8个无海岸线的内陆县份之一,县治为埼玉市。人口约730万,为全日本第5多的都道府县。
  • 强迫赌博赌博成瘾或问题赌博(Ludomania)是一种持续需要赌博的心理,尽管患者明知其负面危害,又或希望停止。问题赌博的定义,在于赌徒或其他人受到伤害,而不是赌徒的行为会否构成伤害。对于
  • 都柏林大学学院都柏林大学学院(英语: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爱尔兰语:Coláiste na hOllscoile, Dublin)- 原名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Dublin (爱
  • 杨丽萍杨丽萍(1958年11月10日-),女,白族,云南洱源人,中国舞蹈艺术家,一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创作并表演独舞《雀之灵》,借此一举成名。1992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
  • 苏恰瓦河坐标:47°33′12″N 25°45′42″E / 47.55333°N 25.76167°E / 47.55333; 25.76167苏恰瓦河(罗马尼亚语:Râul Suceava),是东欧的河流,流经乌克兰和罗马尼亚,河道全长170公里,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