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俘获

✍ dations ◷ 2025-07-20 04:29:21 #原子核物理学

电子俘获(英语:Electron capture)是一个内层轨道上的电子,被原子核内的的一个质子捕获(使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并同时发射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伴随发生的过程还包括光子的辐射(伽马射线),使新产生原子核的能级降至基态。

电子俘获是具有相对多余质子,但和其即将衰变为少一个正电荷的核素之间的能量差值不足以发生正电子发射的同位素最主要的衰变形式。如果能发生正电子发射,电子俘获与正电子发射总处于竞争的状态。正电子发射有时也被叫做反β衰变,虽然这个术语也可以指对中微子的吸收这一类似的过程。

如果发生衰变的母原子和子原子之间的能量差小于1.022兆电子伏特(相当于两个电子的静质能),将会没有足够的能量允许正电子发射发生,这样,就只有电子俘获单独进行。例如,铷83的原子核(具有37个质子和46个中子)发生电子俘获将衰变为氪83(具有36个质子和47个中子),并由于能量差为0.9兆电子伏特,除电子俘获过程,将不会发生正电子发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质子和中子可以正常地互相“转变”:质子和中子必须是原子核的固定组成部分。特别的,在电子俘获的过程之中,一个K或L电子层的电子通常遭受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的俘获,形成一个中子和一个中微子,这样的过程成为K电子俘获或者L电子俘获。

由于质子在电子俘获过程之中“变成”了中子,核素的质子数减少1,中子数增加1,而原子量保持不变。通过改变质子数,电子俘获可以改变元素的种类。新产生的这个原子,虽然仍然保持电中性,但是由于缺失了一个内层电子,故在能级上处于激发态。在这个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之中,会释放X射线(电磁辐射的一种)或产生俄歇效应,也有两种过程都发生的情况。除此之外,激发态的原子还经常发射出伽马射线使自身跃迁到基态。

电子俘获的研究历史始于20世纪上半叶。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吉安·卡罗·威克在其1934年发表的论文中首次讨论了电子俘获。之后,相关研究又被日本物理学家、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进一步发展。其后,西班牙裔美国物理学家、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斯·阿尔瓦雷茨又在钒48中发现了K电子俘获。他于1937年《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阿尔瓦雷茨后来继续研究了镓67和其他几种核素中的电子俘获现象。

以下是几个电子俘获的核反应方程:

如上式所描述,在电子俘获中,原子核俘获的是自身的一个轨道电子,而非其他外来原子所提供的电子。在理论上,完全通过电子俘获衰变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果预先使原子电离,就可以避免发生电子俘获。有一个假说表明,在超新星爆炸中的R-过程中形成的这类元素,如果它们没有在外层空间遭遇电子,它就会完全被电离而不会进行放射性衰变。电子俘获效应被认为是超新星上元素反常分布的部分原因。

另外,化学键也微弱地影响电子俘获的速率(一般地来说小于1%)。例如,对于铍7来说,处于金属状态和绝缘环境中,可以观察到两种情况中铍的半衰期有0.9%的差异。这个相对其他一些元素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铍的价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元素周期表中央附近,比相同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更轻的同位素倾向于通过电子俘获衰变,而比相同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更重的同位素则倾向于发生正电子发射(或称反β衰变)。

一些发生电子俘获的常见放射性同位素包括:

相关

  • 去氧核糖核酸酶去氧核糖核酸酶(英语:Deoxyribonuclease;缩写:DNase)又称DNA酶,是指能经由水解作用,将DNA骨架上的磷酸双酯键切断的酶。DNA酶是核酸酶(nuclease)中的一种,目前已知的DNA酶有许多不同类
  • 美国三军航空器命名系统1962美国三军航空器命名系统(英语:1962 United States Tri-Service aircraft designation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在1962年9月18日为了美国军用航空器所提出的统一化命名系统。
  • 软焊软钎焊、软焊(英语:soldering)是一种利用熔化熔点较低金属来连结其他金属工件的制造过程。被熔化的金属一般称为焊料,一般其熔点低于摄氏400度。软钎焊和硬钎焊的差异是在于焊料
  • abbr class=abbr title=S53: 防止暴露:使用前需获特别指导S53/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舞鹤舞鹤(1951年10月13日-),本名陈国城,台湾作家,成大中国文学系毕业,曾就读师大国文所、东华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
  • 新北投车站10,863人次(2019年7月) 第96名/108站新北投站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北投区,为台北捷运淡水信义线(新北投支线)的捷运车站。过去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新北投线的端点站,台铁站体与列车现展
  • 伯克利市伯克利(英语:Berkeley)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梅达县内的一座城市,位于旧金山湾区东北部、奥克兰以北,市政府建制于1878年4月4日。1853年,美国人从西班牙人手中买下,做为陆地观海点
  • 金本位制经济政策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贸易政策 · 投资政策农业政策 · 产业政策能源政策 · 社会政策政策组合税收政策 · 预算政策政府收入 · 政府支出政府预算 · 赤字政府债
  • 勃朗宁自动步枪勃朗宁自动步枪(英语:Browning Automatic Rifle,简称:BAR),是美军在20世纪上半叶使用的一种自动步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参战后发现,在欧洲大陆环境恶劣的堑壕战中,他们
  • 苏联派苏联派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执政党朝鲜劳动党内的一个派系,其成员大多是来自苏联的朝鲜半岛人,领导人物为许嘉谊与朴昌玉。1950年代,该派系被金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