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比贝尔

✍ dations ◷ 2025-07-05 19:58:26 #1644年出生,1704年逝世,奥地利作曲家,捷克作曲家,巴洛克作曲家

海因里希·伊格纳兹·弗朗兹·凡·比贝尔(德语:Heinrich Ignaz Franz von Biber,1644年8月12日-1704年5月3日),波西米亚-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比贝尔生于瓦尔腾堡的一个波西米亚小镇(今捷克斯特拉茨·波德·拉尔斯肯),在维也纳师从施梅尔策学习。比贝尔早年在格拉茨和克罗梅日什工作,后来他非法地离开了在克罗梅日什的雇主并定居于萨尔斯堡。他余生都留在了那里,并在那里出版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偶尔,他也会举办巡演。

比贝尔是器乐历史上最重要的小提琴作曲家之一。他卓越的技巧让他能在演奏中轻易地到达第六甚至第七把位,在复杂的复调音乐段落中驾驭双音奏法,并探索泛音的多种可能性。他还撰写了已知最早的小提琴独奏曲目之一——《神迹奏鸣曲》(又称为《玫瑰经奏鸣曲》)中里程碑性的《帕萨卡利亚》舞曲。在比贝尔生活的年代,他的音乐被整个欧洲所熟知和模仿。十八世纪晚期,他被音乐史家Charles Burney称颂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作曲家。二十世纪后期,比贝尔的音乐,尤其是《神迹奏鸣曲》,重新为人所重视。如今,它正广泛地被人演奏和录音。

比贝尔出生于波西米亚的瓦尔腾堡(现位于捷克共和国的斯特拉茨·波德·拉尔斯肯)。除了他可能在波西米亚一所耶稣会预科学校学习过以外,他的早期教育情况鲜有人知。公元1668年以前,比贝尔供职于Prince Johann Seyfried von Eggenberg的位于格拉茨的宫廷,其后他又在克罗梅日什受雇于奥洛穆茨主教(现奥洛穆克)卡尔二世。从1660年代早期起,他的同僚Pavel Josef Vejvanovský在那里任乐团总监。比贝尔显然在这里拥有良好声望,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备受关注。

1670年夏,卡尔二世将比贝尔送到阿巴森,靠近因斯布鲁克,与著名乐器制造商雅各布·斯坦纳谈判为乐团购置新乐器。然而,比贝尔从未到达斯坦纳,他转而受雇于萨尔斯堡大主教马克西米利安(Maximilian Gandolph von Kuenburg)。因为卡尔与马克西米利安是朋友,虽然被作曲家的决定所伤害,比贝尔的前雇主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直到1676年,他们才正式解除关系。比贝尔的余生都在萨尔斯堡度过。在那里,他的音乐和社交事业蓬勃兴旺:他于1676年开始发表他的音乐作品,1677年为皇帝演奏(并授勋),1679年起在萨尔斯堡担任乐团副乐长,1684年升任乐长。1690年比贝尔被皇帝擢升为贵族,享有Biber von Bibern的头衔。最后,新任萨尔斯堡大主教—— Johann Ernst和Count Thun——任命比贝尔为内务大臣,他升至社会阶级的顶层。

作曲家于1672年5月30日结婚,他太太Maria Weiss是萨尔斯堡一个商人之女。他们总共育有十一名子女,其中四人活到了成年。Anton Heinrich (1679–1742)和Karl Heinrich (1681–1749)都在萨尔斯堡宫廷担任小提琴手,后者于1743年擢升至乐长。女儿Maria Cäcilia (生于1674年)和Anna Magdalena (1677–1742)分别在圣克拉拉、梅拉诺和诺恩贝尔格修女院成为修女。Anna Magdalena成为了女低音歌手和小提琴手,并于1727年任合唱队总监及修道院副司祭。

比贝尔的小提琴音乐一方面受到意大利 en:Marco Uccellini 和 en:Carlo Farina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受到了德国复调音乐传统,尤其是来自约翰·海因里希·施梅尔策的影响(施梅尔策可能曾经当过比贝尔的老师)。比贝尔的成就包括进一步发展了小提琴演奏技巧(他能够到达第六或者第七把位),他的左手和运弓技巧远远超越当时最先进的意大利作曲家。他还善于运用]对位法,时常写下包含很多双音奏法技巧的复调音乐作品。另一个比贝尔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领域是泛音的艺术,即变化各种泛音的器乐曲。最后比贝尔的音乐多采用各种形式的数秘符号、音乐情感理论、标题音乐等手段。例如,神迹奏鸣曲中复活奏鸣曲所使用的象征性调弦。

在整个十七世纪下半叶,比贝尔是(连同德累斯顿音乐学院的作曲家们——Johann Jakob Walther和Johann Paul von Westhoff——一起)欧洲最优秀和最有影响力的小提琴家。然而他死后不久,德国的小提琴家们另又开始跟随阿尔坎杰罗·科雷利及他的模仿者。

相关

  •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macrolides),或称大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英语:cladinose)及去氧糖胺(英语:desos
  • 菲茨威廉学院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 ,简称‘Fitz’)是剑桥大学下属的一个学院。菲茨威廉学院始建于1869年,学院的起源与非学院学生委员会(Non-Collegiate Stud
  • 性味性味(又称四气五味),是传统的中药分类方法之一。大多数食物材料因此也为中医认为是药材而也有性味的分类。药物根据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寒凉性
  • 刘珖刘珖,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人,今划属莱西县。明崇祯壬午副榜,清顺治乙酉举人,顺治己丑科(1649年)进士,历任河南彰德府推官,授文林郎,行取御史。丁酉降补江西按察司照磨,后升上林苑监良牧
  • 东美角鸮东美鸣角鸮(eastern screech owl,Megascops asio),是一种小型猫头鹰。常见于美国。成鸟长度为16-25厘米,其腹部羽毛为暗红色或暗灰色的图案。小而结实,尾短翅宽,头大且圆,眼睛黄色,尾
  • 爱丽丝·罗斯福·隆沃思爱丽丝·李·罗斯福·朗沃斯(英语:Alice Lee Roosevelt Longworth,1884年2月12日-1980年2月20日),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长女,是罗斯福的第一任妻子爱丽丝·哈撒韦·李为他
  • 克罗塞罗萨山坐标:45°16′N 7°8′E / 45.267°N 7.133°E / 45.267; 7.133克罗塞罗萨山(法语:Croix Rousse),是西欧的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接壤的边境,由萨瓦省和皮埃蒙特大区负责管辖,属于格
  • 超级中国《超级中国》(朝鲜语:슈퍼차이나,英语:Super China)是韩国KBS于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分别从人口、经济、外交军事、土地、文化、政治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大陆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中国
  • 红颈瓣蹼鹬红颈瓣蹼鹬(学名:),又名红领瓣足鹬,为鹬科瓣蹼鹬属的鸟类,也是体型最小的瓣足鹬,分布于太平洋、北极海与阿拉伯海沿岸,以及西非沿海地区。
  • 马臻马臻,东汉汉顺帝时会稽郡太守。永和五年(140)在会稽、山阴两县(今绍兴市)创建一座周长三百余里的水库,用于灌溉、蓄洪,即鉴湖(镜湖、长湖)。灌溉九千多顷农田。湖比农田高一丈多,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