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克劳修斯

✍ dations ◷ 2025-07-18 12:31:56 #鲁道夫·克劳修斯
鲁道夫·尤利乌斯·埃马努埃尔·克劳修斯(德语:Rudolf Julius Emanuel Clausius,1822年1月2日-1888年8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重新陈述了尼古拉·卡诺的定律(又被称为卡诺循环),把热理论推至一个更真实更健全的基础。他最重要的论文于1850年发表,该论文是关于热的力学理论的,其中首次明确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他还于1855年引进了熵的概念。克劳修斯生于波美拉尼亚省的克斯林市(现科沙林市),在他父亲的学校开始接受教育。几年之后,他去了斯德丁市(现什切青市)就读文理中学。克劳修斯于1844年从柏林大学毕业,他在大学学习的是数学和物理,同学中有海 因里希·马格努斯(Heinrich Magnus)、约翰·彼得·狄利克雷及雅各·施泰纳(Jakob Steiner),也有跟兰克学习历史。1847年,他完成对地球大气层的光学效应,并从哈雷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当上柏林的皇家炮兵工程学院的物理学教授及柏林大学的无俸讲师。1855年到1867年他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教授,之后又移居到美国,两年后的1869年移居波恩。克劳修斯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组织了救护队,他在战斗中受伤,并留下永久的残疾,因此被授予铁十字勋章,他的妻子阿德莱德·丽姆普兰姆(Adelheid Rimpham)于1875年死于分娩,留下他一个人独立抚养六个小孩,不过他仍然继续教学,只是做研究的时间就少了很多。1886年他再婚,与索菲·萨克(Sophie Sack)结婚,并育有一个孩子。两年后,于1888年8月24日,他在德国的波恩去世。在克劳修斯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关于光的折射,在白天时,我们看见蓝色的天空,以及在日出和日落时,看见各种红色系的天空(以及一些其他的现象),这些都是光的反射和折射。之后,瑞利勋爵表示这些现象实际上都是由于光的散射所导致,但是无论如何,克劳修斯比之前的人使用了更多的数学研究方法。他最为著名的论文《论热的移动力及可能由此得出的热定律》(Über die bewegende Kraft der Wärme)发表于1850年,其中涉及热力学的理论。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卡诺定律与质量守恒的概念不同。克劳修斯重新陈述了两个热力学的定律来克服这个矛盾(第三定律是由瓦尔特能斯特,在年1906年至1912年间所发表)。这篇论文使他在科学事业中,一举成名。在1857年,克劳修斯改进了奥古斯特.克罗尼格(August Krönig)的一个很简单的气体动力学模型,引进了分子的平移、转动和振动运动,对分子运动力学理论的领域有所贡献。在同一份的研究中,他还提出了一颗粒子的平均自由路径概念。克劳修斯从热力学关系推导出了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式。这种关系是一种方式陈述两态之间相变的方式,如固态及液态,原本是由埃米勒.克拉珀龙于 1834年所发表。1865年,克劳修斯首次为熵的概念提出了数学的版本,并命名。他用了现在已废弃使用的单位“克劳修斯”(符号为Cl)。克劳修斯选择使用此词“熵”的含义,是因为,从希腊中en+tropein是“内在的变动”的意思 (“Verwandlungsinhalt”)。 1 Cl=1 cal/°C=4.1868 J/K以下是克劳修斯于1865年用过的两句名言:

相关

  • 皮肤科皮肤科(dermatology)是医学上治疗皮肤疾病的专门分支。全身的皮肤面积广大,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在广义上,还包含对头发、指
  • 斯德哥尔摩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是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目的在禁用或限制生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995年,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全球应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而持久性有机污
  • 还原还原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在化学反应中,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的逆过程,即是得到电子的过程,因为有一方失去电子,就会有另一方得到电子。因此,还原反应经常和氧化反应合在一起,被称为
  • 鸡雁小纲鸡雁小纲(学名:Galloanserae)是指雁形目及鸡形目两目的鸟类。它们在解剖及分子、形态及DNA序列、与及反转录转座子标记上的相似,显示它们是演化上的近亲。虽然鸡雁小纲的成员在
  • 树形结构树状结构(英语:Tree structure),又译树形结构,或称树状图(tree diagram)是一种将层次结构式的构造性质,以图象方式表现出来的方法。它的名称来自于以树的象征来表现出构造之间的关系
  • 纺锤体纺锤体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宽两端窄的纺锤(日语:紡錘)状细胞结构,主要由大量纵向排列的微管构成。纺锤体一般产生于早前期(PreProphase),并在分裂末期(Tel
  • 青蒿素联合疗法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是指用来预防或者治疗疟疾的药物。代表药物有奎宁、氯喹、青蒿素等。抗疟药如进一步按功用细分,尚可分为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防止疟疾复发的抗疟
  • 超嗜热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CSr有机锶化学是研究碳-锶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金属锶和卤代烃反应,可以得到RSrX,在反应中通常会先加入碘、镁或将锶制成汞齐来活化。用氯代烃和溴代烃反应的产率都较低。用二
  • 铜矿铜是人类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之一。2008年,全球铜储量5.5亿吨。世界铜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秘鲁和智利、美国西部、非洲中部的刚果和赞比亚、哈萨克斯坦,以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