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瓜分波兰

✍ dations ◷ 2025-07-10 20:29:19 #第一次瓜分波兰

中世纪早期(英语:Poland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 波兰的基督教化 · 第一王国 · 第二王国 · 皮雅斯特王朝 · 雅盖隆王朝

第一共和国 / 波兰立陶宛联邦 ·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 五三宪法

华沙公国 · 会议王国 / 克拉科夫自由市→大公国 / 波森大公国→普属波森省 · 摄政王国 · 第二共和国 · 流亡政府 / 波兰地下国 · 人民共和国

第一次瓜分波兰(或称为第一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发生在1772年,是1772年至1795年间,造成波兰立陶宛联邦灭亡的三次瓜分波兰之中的第一次。这次瓜分背后的主要目的是扩展俄罗斯帝国势力,以威慑普鲁士王国及哈布斯堡。日渐衰弱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土,包括其中已被俄罗斯统治的部分,遭到它比较强盛的邻国——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的瓜分,而使上述三国在东欧重新达到权力平衡。由于波兰无力保卫自身国土,再加上外国军力早已驻扎在波兰国内,于是波兰国会(波兰称之为瑟姆,Sejm)在1773年由上述三个政权召开的瓜分瑟姆(英语:Partition Sejm)中,承认了这次瓜分。

十七世纪末与十八世纪初,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地位一落千丈,由欧洲主要强国沦为俄罗斯的保护国(或称属地、附庸国),而所谓的自由选举,实际上是由俄罗斯沙皇挑选波兰立陶宛联邦君主,而且沙皇还操纵波兰的大部分内政。例如以俄罗斯大使命名的列普宁瑟姆(英语:Repnin Sejm)时期,大使以非正式的方式主持国会。

第一次瓜分发生前,欧洲权力平衡产生了变动,其中俄罗斯在第五次俄土战争 (1768年-1774年)中战胜了奥斯曼人,因而更加强盛,威胁著哈布斯堡王室在此地区的利益(尤其是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公国)。于是哈布斯堡奥地利斟酌是否对俄罗斯宣战。

与俄罗斯和奥地利都友好的法国提议重新划分各国的领土。这次重组中,奥地利可以得到西里西亚省作为补偿,而普鲁士会得到波兰的艾门兰和当时已经由波罗的日耳曼人统治的波兰属地—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不愿放弃在新近通过西里西亚战争得到的西里西亚;但是他也在寻求和平解决方案—他与俄罗斯的联盟会把他拉到与奥地利的潜在战争中,此外七年战争也削弱了普鲁士的财力和兵力。腓特烈二世也想要保卫衰弱的奥斯曼帝国,这样他可以在普鲁士与俄罗斯(或与奥地利)的战争中将奥斯曼拉到自己的一方。腓特烈的兄弟亨利亲王自1770年冬到1771年,是普鲁士宫廷在圣彼得堡的代理人。当奥地利于1769年在匈牙利塞派什地区(英语:Szepes County)吞并了13个城镇(违反了卢博夫拉条约)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他的顾问伊凡·切尔内绍夫向亨利提议,让普鲁士占领波兰,例如艾门兰,的一些土地。亨利将他的建议提交给腓特烈后,腓特烈建议以奥地利、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名义瓜分波兰,而瓜分得来的最大土地赠与最弱的一方—奥地利,以达到权力平衡。于是腓特烈尝试鼓励俄罗斯向衰弱而无影响力的波兰扩张来代替向奥斯曼帝国的扩张。而奥地利政治家文策尔·安通·格拉夫·考尼茨提出普鲁士应该向波兰取得土地,而把西里西亚让给奥地利,但是这项提议遭到了腓特烈的拒绝。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间(自无声议会,也就是1721年2月开议的波兰国会起)俄罗斯就将衰落的波兰看做是自己的保护国, 但是波兰遭到了试图扰乱俄罗斯对波兰控制的巴尔联盟军队发起的内战的破坏。而不久前乌克兰的赫梅尔尼茨基起义和哥萨克起义也削弱了波兰的地位。更近一步来讲,受到俄罗斯支持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被看做是十分弱小却太有主见的人;最后俄罗斯宫廷认为波兰作为保护国的作用已不存在。这三国对此行动的借口是处理麻烦的邻国,并让波兰从无政府状态恢复秩序(巴尔联盟为这三国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理由)的补偿;事实上上述三股势力都对领土扩张感兴趣。

在俄罗斯占领多瑙河公国后,亨利让腓特烈和女大公玛丽亚·特蕾西亚相信通过将波兰立陶宛联邦瓜分成三部分会比俄罗斯向奥斯曼帝国扩张更能维持权力平衡。因为普鲁士长久以来都想吞并波兰北部王室普鲁士省份(西普鲁士),在腓特烈大帝的压迫下,三个国家同意第一次瓜分波兰的行动。对这次协议的唯一反对意见来自于奥地利,因为该国很可能与奥斯曼帝国联盟,更打算吞并垂涎多年,受到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巴尔干地区。巴尔联盟在1771年11月3日企图绑架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尝试给了三个国家完美的借口以体现出“波兰正处在无政府状态中”,并需要它的邻国干涉,以“保卫”国家和它的公民。

自1769年至1771年,奥地利和普鲁士就已经接管了联邦的部分位于边疆的领土,自1769年至1770年,奥地利接管塞派什郡,而普鲁士则接管了劳恩堡和比余托夫。在1772年2月19日,双方在维也纳签署瓜分协议。先前俄罗斯和普鲁士曾在1772年2月6日签署同样的协议。八月初,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同时进入联邦并占领他们之间商定瓜分的土地。在8月5日,三方签署关于各自取得新领土的条约。

在奥地利(曾支持过巴尔联盟)加入普俄联军后,在其执行委员会被强令离开奥地利的情况下,巴尔联盟军团依然没有投降。他们尽可能地守住他们控制的堡垒;克拉科夫的瓦维尔城堡直到4月末才陷落;蒂涅茨要塞在1772年7月末才陷落;由卡齐米日·普瓦斯基控制的琴斯托霍瓦要塞在8月末才陷落。最后巴尔联盟被击败了,它的成员要不流亡国外,要不就被俄罗斯人流放至西伯利亚。

瓜分协议在1772年9月22日就已经得到了签署方的认可。这是腓特烈二世的一项重大成就: 因为普鲁士得到的土地(英语:Prussian Partition)也许是最小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土地已经经过发展,且有高度战略意义。普鲁士得到了波兰王室普鲁士的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包括艾门兰在内。让东普鲁士这一昔日的飞地得以与普鲁士主体相连。普鲁士也吞并了诺泰奇河沿岸地区(内策区)和库亚维北部,但没有占领但泽 (格但斯克)和托伦。由普鲁士吞并的领土在1773年编为叫做西普鲁士的新省。总体而言,普鲁士得到了3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约60万人。通过吞并波兰西北部,普鲁士切断了波兰的出海口,得到了80%的联邦外贸贸易额。因为征收高额关税,普鲁士加快了联邦的灭亡。

虽然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亚·特蕾西亚反对瓜分波兰,奥地利政治家文策尔·安通·格拉夫·考尼茨认为奥地利所得到的土地(英语:Austrian Partition)是对她的极大补偿;尽管奥地利对瓜分兴致最小,它得到了最多的人口和第二多的土地(83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和265万人)。奥地利吞并了扎托尔和奥斯维辛,以及包括克拉科夫部分县和桑多梅日(和波赫尼亚与维利奇卡),整个加利西亚(不包括克拉科夫)的土地。

俄罗斯在联邦东北部所得到的土地是最大的,但也是最没经济意义的。从名为“外交文献”中俄罗斯占有联邦东部的土地,大体上包括德维纳、德鲁特和第聂伯河—利沃尼亚依然留在联邦,而从白俄罗斯所得到的土地包括维捷布斯克、波洛茨克和姆斯齐斯劳。俄罗斯得到了92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和130万人,并将所得的新领土编为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和莫吉廖夫省。

在第一次瓜分波兰中,波兰立陶宛联邦丧失了21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占其领土的30%,此前联邦领土面积为733000平方千米),与至少四至五百万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此前总人口为1400万)。

在占领他们各自所需的领土后,三个瓜分势力要求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和瑟姆批准他们的行动。国王向西欧寻求援助并推迟召开瑟姆。但是西欧势力对这次瓜分漠不关心,只有埃德蒙·伯克等一小余人反对瓜分。

在没有援助之际,且德奥俄三国联军以占领华沙来强迫国王召开议会的情况下,议员们已经没有余地可以去选择了。议员中强烈反对瓜分波兰的人遭到了俄罗斯人的恐吓,比如说,奥托·马格努斯·冯·斯塔科尔伯格(英语:Otto Magnus von Stackelberg (ambassador))就宣称如果瓜分提案遭到拒绝,整个华沙城都会被他们夷平。其他恐吓手段包括处决、没收土地和对波兰的进一步瓜分;根据爱德华·亨里克·莱温斯基·措尔温的描述,一些议员甚至被俄罗斯人逮捕并被流放至西伯利亚。

地方议会(波兰称之为瑟米克)拒绝向瑟姆推选代表,在克服诸多严峻的难题后,仅有比正常人数的一半还少的议员参加由瑟姆元帅米哈乌·希耶尼姆·拉齐维乌和亚当·波宁斯基领导的议会;特别是后者,是受到俄罗斯人贿赂,并遵照俄罗斯人的意见行事的波兰贵族之一。这次瑟姆被称为瓜分瑟姆。为了阻止反对者通过自由否决权阻止瑟姆的运作,使其阻止瓜分的意图落空,波宁斯基领会了将常规瑟姆转为推行多数决定原则的联盟瑟姆的建议。尽管塔德乌什·雷伊坦、塞缪尔·科萨克和斯坦尼斯瓦夫·博胡谢维奇等人尽力阻止召开议会,但是在波宁斯基、拉齐维乌、主教安德热·姆沃杰约夫斯基、伊格纳奇·雅库布·马萨尔斯基和在波兰议会拥有很高地位的波兰大主教安托尼·卡齐米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帮助下,议会还是顺利召开了。瑟姆推选了一个由30人构成的委员会以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在1773年9月18日,委员会正式签署割让条约,宣布放弃联邦失地的所有主权要求。

普鲁士公国 · 勃兰登堡侯国 · 克莱沃/马克/拉文斯贝格 (1614年) · 早期波美拉尼亚/明登/哈尔伯施塔特 (1648年) · 劳恩堡和比托/德拉海姆 (1657年) · 马格德堡 (1680年) · 殖民地 (勃兰登堡黄金海岸 · 阿尔金 · 圣托马斯)

纳沙泰尔 (1707年) · 盖尔登 (1713年) · 明登-拉文斯贝格 (1719年) · 西波美拉尼亚 (1720年、1815年) · 西里西亚/格拉茨 (1742年) · 东弗里斯兰 (1744年) · 东普鲁士/西普鲁士 (1772年-1773年) · 南普鲁士 (1793年) · 新东普鲁士/新西里西亚 (1795年)

勃兰登堡 · 波美拉尼亚 · 波森大公国1 · 萨克森 · 西里西亚 · 威斯特法伦 · 莱茵省2 (1822年) · 普鲁士省 (1824年-1878年) · 霍亨索伦 (1850年)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3/汉诺威/黑森-拿骚 (1866年–1868年)

下西里西亚/上西里西亚 (1919年) · 大柏林 (1920) · 波森-西普鲁士 (1922年) · 哈雷-梅泽堡/马格德堡/黑森选侯/拿骚 (1944年)

相关

  • 血液干细胞干细胞(英语:stem cell)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干细胞存在所有多细胞组织里,能经由有丝分裂与分化来分裂成多种的特
  • 狗脊狗脊(拉丁名:Cibotii Rhizoma,英文名:Rhizome of Scythian Lamb),又称作金毛狗脊、赤节、百枝、狗青、扶筋,为中药中的祛风湿药。是蚌壳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根状
  • 南部健一南部健一(Nanbu Kenichi、1943年2月22日-),日本力学家、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东北大学荣誉教授(退休),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层流,湍流,稀薄气体和等离子体模拟。1980年首先发现了困扰
  • 阿纳托尔·法朗士阿纳托尔·法朗士(法语:Anatole France,1844年4月16日-1924年10月12日),又译阿纳托尔·法郎士,是作家雅克·阿纳托尔·弗朗索瓦·蒂博(Jacques Anatole François Thibault)的笔名。
  • 灰叶小檗灰叶小檗(学名: var. )为小檗科小檗属下的一个变种。
  • 玛丽亚·格罗兹代娃玛丽亚·格罗兹代娃(保加利亚语:Мария Гроздева,1972年6月23日-),保加利亚女子射击运动员。曾参加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六届奥运,共收获两
  • 波特莱尔大遇险角色列表波特莱尔大遇险角色列表列出在美国作家雷蒙尼·史尼奇(真名丹尼尔·韩德勒)撰写的系列小说《波特莱尔大遇险》里出现过的人物。
  • 哈尔尤县哈尔尤县(爱沙尼亚语:Harju maakond,或称Harjumaa,拉丁语:Harria)是爱沙尼亚北部的一个县份,北临隔芬兰湾与芬兰相望。哈尔尤县的东方为西维鲁县,东南方为耶尔瓦县,南方为拉普拉县,而西方则为莱内县。哈尔尤县的面积为4,327平方公里,为该国面积第二大的县(第一大为派尔努县)。截至2021年1月,哈尔尤县的人口数量为617,048人,占整个爱沙尼亚的46%,并且是爱沙尼亚人口最多的县份。哈尔尤县首府塔林也是该国首都。塔林市议会亦被赋予特殊的地位,并拥有自己的法律。现代哈尔尤县政府的历
  • 2022年泰国羽毛球公开赛2022年泰国羽毛球公开赛为2022年度的泰国羽毛球公开赛,是2022年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的其中一站,属于第四级别(超级500赛)赛事。本届赛事于2022年5月17日至5月22日在泰国的Impact Arena(英语:Impact Arena)举行,奖金为36万美元。2022年泰国公开赛是2022年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的第九站赛事以及自1984年以来举行的泰国羽毛球公开赛的一部分。在世界羽联的批准下,本次赛事由泰国羽毛球协会(英语:Badminto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主办。赛
  • 格奥尔格·阿尔贝特 (施瓦茨堡-鲁多尔施塔特)格奥尔格·阿尔贝特(德语:Georg Albert,1838年11月23日—1890年1月19日),施瓦茨堡-鲁多尔施塔特亲王,1869年至1890年在位。格奥尔格·阿尔贝特终生未婚;因此当他去世时,由他的堂弟、同为腓特烈·卡尔曾孙的金特·维克多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