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梦

✍ dations ◷ 2025-07-19 16:27:07 #清醒梦
清醒梦(英语:lucid dream)是在意识清醒的时候所作的梦,又称作清明梦。清醒梦跟白日梦并不相同,清醒梦是做梦者于睡眠状态中保持意识清醒;白日梦则是做梦者于清醒状态中进行冥想或幻想,而不进入睡眠状态中。清醒梦一词首先由荷兰医生Frederik van Eeden(英语:Frederik van Eeden)在1913年提出。在清醒梦的状态下,做梦者可以在梦中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部分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梦境中的感觉真实得跟现实世界并无二样,但却知道自己身处梦中,清醒梦者亦能记忆大部分各个不同清醒梦之世界与情境。清醒梦是人们在做梦的时候还保持意识的清醒。这时会有更加清楚的感觉,甚至有时可以直接控制梦的内容。完整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这种过程就叫做清醒梦。Stephen LaBerge是个有名的作家并且也对清醒梦做研究。他将清醒梦定义为“知道自己在做梦时做的梦”。不少的大学对于清醒梦的技巧及影响进行持续的研究,同样研究更有一些如Laberge的The Lucidity Institute等独立机构进行。到目前为止,无任何已知情况显示清醒梦会对人类生理或心理上构成损害。然而,要分辨究竟清醒梦会否阻止人从正常睡梦中得到好处也是十分困难的。第一本承认清醒梦独特及具科学研究潜质的书是Celia Green1968年的《Lucid Dreams》。回顾过去文献及他的新实验数据,Celia Green分析了这些清醒梦的主要特征,并下结论认为它们是跟传统正常的梦并不一样的种类。她预言它们跟快速动眼期有关。Celia Green也是第一个把清醒梦与假清醒连系起来的人。清醒梦科学上的首个支持在1970年代晚期由英国超心理学家Keith Hearne提出,自愿参与实验的Alan Worsley以眼球运动讯号在多重睡眠电图仪器中标出清醒梦开始的时候。哲学家Norman Malcolm1959年的议题《梦》中质疑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但这实验证明了在现实中可以做到的行为在清醒梦中同样可以做到。斯坦福大学的Stephen Laberge曾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再度进行类似的实验。有趣的是,LaBerge对于Hearne和Worley之前类似的实验并无认识,可能由于Hearne没有公开他的研究结果有关。美国心理学家基尔顿‧史都华(Kilton Stewart)博士与同伴帕特‧侬(Pat Noone)在探访马来西亚半岛上的Temiar Senoi部落时,发现该地尚处于未开化的原住民们,有一种使自己作清醒梦的技巧,而他将此项发现于1935年公开。史都华博士描述部落的造梦者作清醒梦时,感到“快乐、远离疾病”,之后Temiar Senoi部落住民的清醒梦技巧,即被运用于心理治疗上,称为“Temiar Senoi技巧”(Temiar Senoi Technique)。一些美国学者在五、六零年代展开Temiar Senoi技巧的研究,但该技巧的学术信度及效度受到不少质疑,之后1960年代,威廉‧当霍夫(G. William Domhoff)对该技巧有严厉的批评,他描述该技巧的步骤(当然,必须确认你在梦中已处于明晰之状态)为:1.总是在你的梦中想像对抗和征服危险。2.并将情境带往愉悦的经验。3.让你的梦拥有积极而富创造力的结果。1990年后,美国加州的Jungian-Senoi Institute认为此方法有强大的应用力,并持续研究。纵使在过去几十年以来它才获得公众的注意,清醒梦并非一个近代的发现。很多人报告他们在生活中尝试过清醒梦,而且不少在童年中发生。纵使清醒梦是一种需要条件的技巧,即使在有训练的大前提下,在固定基础上实现清醒梦可以很困难,也并不常见。纵使有着这些困难,有意图地实现清醒梦的技巧已经有了一定发展。

相关

  • 诺氟沙星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Noroxin、Fulgram),别名:力醇罗、氟哌酸、淋克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本品为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会阻
  • 马拉色菌属参见文中内容马拉色菌属(以前被称为糠秕孢子菌)是一种真菌界的属,被认为是酵母类真菌,本属的物种自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如果它导致机会性感染,则可以在胸背等部位引起色素
  • 家猪(学名:Sus scrofa domestica)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的家畜之一,目的是从猪身上取得猪肉、猪脚等食材。人类蓄养家猪的历史相当悠久,不过至16世纪
  • 动物行为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Gsub2/sub期G2期是间期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细胞在S期完成了DNA复制后进入G2期,G2期结束后,前期随即开始,染色质凝聚为染色体,核膜也开始解体。G2期中细胞快速生长并大量合成有丝分裂
  • 施陶丁格赫尔曼·施陶丁格(德语:Hermann Staudinger,1881年3月23日-1965年9月8日),德国化学家,在高分子化学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被授予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1881年施陶丁格出生在德国莱茵
  • 乙二胺乙二胺(作为配体时简称为en)是化学式为 C2H4(NH2)2 的有机化合物。乙二胺是一种胺类,为无色的碱性液体,有类似氨的臭味。2008年乙二胺的使用量约500,000,000公斤。乙二胺的制备
  • 亚历山大·斯皮林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斯皮林(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Спирин,转写:Alexander Sergeevich Spirin,1931年9月4日-)是俄罗斯生物化学家,莫斯科国立大学
  • 德尔坎测试德尔坎测试(Durkan's test)是诊断腕隧道症候群的一种理学检查,本检查由JA Durkan于1991年发明,为蒂内尔征(Tinel's sign)的变形。施测者以拇指对腕隧道(英语:carpal tunnel)加压30秒,
  • 阅听人阅听人(英语:audience),又名传媒受众,观众,即由传播媒体接收讯息的人,讯息的来源可以是任何传播媒介,如文字、电影、 印刷媒体、电视和广播等。“阅听人”一词较常出现于台湾学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