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量

✍ dations ◷ 2025-09-30 20:27:56 #原子,原子物理学,质量,化学计量

原子量(atomic mass),也称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符号ar,是指单一原子的质量,其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符号u或Da,以往曾用amu) ,定义为一个碳12原子静止质量的 1 12 {\displaystyle {\frac {1}{12}}} 。原子质量以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为主,元素的原子量几近等于其质量数。

若将原子量除以原子质量单位,会得到一个无量纲量,这个无量纲量称为“相对同位素质量”(relative isotopic mass)。因此碳12的原子量是12u或是12 Da,而一个碳12原子的相对同位素质量就是12。

原子量是于19世纪初由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当时重量(weight)和质量(mass)是相同的概念,他说“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有相同的重量,不同元素的原子有不同的重量”,因此虽然实际指的是原子的质量,但提出的是“atomic weight”这一名词,含义为“原子的重量”,中文翻译为“原子量”。

20世纪初,物理学家采用质谱技术测量原子量,后来物理学上改用比较严谨的“atomic mass”的名称,但是“atomic weight”的用法仍然广泛使用。中文译名“原子量”不包含“质量”和“重量”之名,因此继续沿用至今。

1803年,道尔顿用氢的原子量为1作为相对原子量的基准。

1826年,永斯·贝采利乌斯改为氧原子量的 1 100 {\displaystyle {\frac {1}{100}}} 为基准;1860年,J.-S.斯塔(英语:Jean Stas)建议用氧原子量的 1 16 {\displaystyle {\frac {1}{16}}} 为基准,沿用了很长时间。

1929年,W.F.吉奥克和H.L.江斯登发现天然氧中存在着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O 17 {\displaystyle {\ce {^17O}}}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三种同位素,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不完全均匀,因此用天然氧作为原子量基准就欠妥。后来物理学界改用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1 16 {\displaystyle {\frac {1}{16}}} 作为原子量基准,化学界还沿用原来的基准,从此原子量出现两种标度,1940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确定以1.000275作为两种标度的换算因子:物理原子量 = 1.000275 × 化学原子量。存在两种标度必然经常引起混乱。

1959年,在慕尼黑召开的国际纯粹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简称IUPAC)上,德国J.H.马陶赫建议 C 12 = {\displaystyle {\ce {^12C=}}} 12.0000作为原子量基准,并提交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考虑,后者于1960年接受这一建议。1961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上,正式通过这一新基准。1979年,由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提出原子量的定义。

相关

  •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英语:restriction enzyme)又称限制内切酶或限制性内切酶,全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能将双股DNA切开的酶。切割方法是将糖类分子与磷酸之间的键结切断,进而于两条DNA链上
  • 南华大学南华大学可以指:
  • 吕克·贝松吕克·贝松(法语:Luc Besson;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
  • 天照大神日神(日语:日神/ひ の かみ Hi no kami〔Pi no kami〕),一般称作天照大神(日语:天照大神/あまてらす おおかみ〔あまてらす おほかみ〕 Amaterasu-ōkami〔Amatelatsu-opokami〕),或
  • 太乙天尊太乙救苦天尊,通称东极青华上帝,简称太乙天尊、救苦天尊、青玄上帝,是道教尊神,又称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道教经典记太乙天尊居“东方长乐世界”妙严宫(“严”或作“岩”
  • 沙特阿拉伯货币管理局沙特阿拉伯货币局 (阿拉伯语:مؤسسة النقد العربي السعودي‎,英语:Saudi Arabian Monetary Agency, SAMA),建立于1952年,为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中央银行,其职能
  • 统合者与分割者统合派与分割派(英语:Lumpers and splitters)是指在事物分类上的两种不同原则。此问题经常发生在生物学上对生物类群的归类,或是语言学上对语系、语言或方言的分类等领域。“统
  • 巴基斯坦国会巴基斯坦议会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根据1973年颁布实施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宪法》,巴基斯坦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国会掌握立
  • 夏威夷并吞 (1898)纽兰兹决议(英语:Newlands Resolution)是美国国会于1898年7月4日通过的一项联合决议案,旨在吞并独立的夏威夷共和国。1900年,美国国会创建了夏威夷领地,它由民主党内华达州的国会
  • 不宁腿綜合症不宁腿綜合症(英语: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又称睡眠腿动症、不安腿综合征、腿不宁綜合症、Willis-Ekbom病或Wittmaack-Ekbom綜合症是一种强烈想要让腿部移动的障碍。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