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佛教)

✍ dations ◷ 2025-10-11 06:59:30 #佛教术语,小乘佛教,佛教修行法门

慈(巴利语:मेत्ता,Mettā,梵语:मैत्री,maitrī),佛教术语,经常与“悲”并称为慈悲。佛教认为,慈(Mettā)是不带取与贪等染污成分的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一。以慈为禅修对象,称为慈心观,又称作慈愍观、慈悲观、慈观、修慈观,对于四梵行的禅修,为一种调心的修行方法,借此对治瞋的一种方式,四护卫禅、五停心观之一。

慈悲观通于印度宗教,若修行离欲的清净梵行法,证初禅后可以投生色界大梵天,根据上座部佛教《清净道论》修慈心最多可以证三禅,证三禅后可以改修舍心证四禅。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举其过去生当中出生于外道修行者所经历,来教育弟子。。但目的非教授佛弟子生天之法,乃是这样生天的修行虽然有生天之乐的大果报,但这种法并不究竟,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清净梵行,并不能离生死之苦。所以佛更对比的来说,由于过去多劫以来菩萨道的修行,至今世圆满成佛,佛法的教授才是真正能究竟饶益自他,令众生离一切生死的苦。

观察一切有情,发起慈悲心而兴起给与众生种种乐、拔除众生所受种种苦的想法。由数息观、不净观修行入门,之后继之以修行慈悲观。

依慈心观,可进入无量心三昧。

依不同传统,有不同修行方式。

《清净道论》传承,以思维忍辱为入门。先对自己修行慈心,之后依序,对自己亲爱的人修慈,对自己不憎不爱的一切人修慈,对自己的仇敌修慈。当进步到对自己仇敌也保持慈心时,就能够以平等心破除界线,证入初禅,接着扩展慈心至四方上下,逐步进入四禅,将慈心遍满一切有情。完成慈心观之后,依序再修行悲心观、喜心观与舍心观。

念诵《慈经》也是常见修行慈心观的方式。

藏传佛教中,以阿底峡大师传授的慈悲观为主,包括了七因果与自他交换法两大传承,合称两大升起菩提心教授。

相关

  • 核酸内切酶核酸内切酶(英语:endonuclease)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与核酸外切酶相对应。从对底物的特异性来看,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分解DNA的酶;R
  • 主题地图主题地图(英语:Topic Maps)是对知识进行表示和交互的一种标准,它和语义语义网中的知识表示模式相类似,并且结合了传统索引、搜索引擎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点,可以有效的组织知识
  • 叶莲娜·伊辛巴耶娃叶莲娜·伊辛巴耶娃(俄语:Елена Исинбаева,俄文拉丁化:Yelena Isinbayeva,1982年6月3日-),生于苏联伏尔加格勒,外号“女版布勃卡”,俄罗斯女子著名撑杆跳高举行,曾获得20
  • CD29n/an/an/an/an/an/an/an/an/an/a整联蛋白β-1(英语:Integrin beta-1),也被称为 CD29 是一个由人类基因 ITGB1 编码的蛋白质。CD29是整合素极晚期抗原受体的一个亚基。它与α-3亚
  • 斯托克斯位移斯托克斯位移(Stokes位移)是相同电子跃迁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中最强波长间的差值(如在荧光光谱、拉曼光谱中)。名称来源于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加布里埃尔·斯托克斯。理想情况
  • 李晓勇李晓勇(1969年11月28号-),辽宁凤城人,中国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司职后卫,以准确的中远距离投篮和组织进攻出名,为九十年代中国男篮‘黄金一代’重要一员。1993年进入辽宁队,1995年10月选
  • 孽缘孽缘意指罪恶的缘分,亦可以指:
  • 夏井一季夏井一季(1957年(昭和32年)5月13日 - )是居住在日本爱媛县松山市的俳句诗人・随笔家。
  • 佩尔-英格瓦·布伦马克佩尔-英格瓦·布伦马克(瑞典语:Per-Ingvar·Brånemark,1929年5月3日-2014年12月20日)是瑞典医生和研究教授,对骨整合的技术发展尤为重要,其研究成果成为植牙技术的基础,因而被誉为
  • 反编译器反编译器(英语:Decompiler)的功能与编译器相反。顾名思义,就是将已编译好的程式还原到未编译的状态,也就是找出程序的源代码。一种反编译器通常只能反编译1~2种编程语言,反编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