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后宫

✍ dations ◷ 2025-07-17 05:45:29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9号,创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现有建筑群为明清砖木结构,为青岛市区中现存最早并且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建筑。

在青岛建置之前,天后宫所在的前海一带原为渔民们晒网捕鱼的地方,当时出现了较大的村庄青岛村和会前村,天后宫即为青岛村(其名源于海中的岛屿小青岛)的一部分,附近的居民以渔民、艄公和商人为主。明代中期,附近的渔船码头青岛口(即今天的栈桥海面)海上航运业逐渐开放,随着与江浙闽粤贸易的发展,福建一带的天后信仰也传播到青岛。在青岛曾经兴建过三座天后宫,但位于沧口的天后宫现已不存,位于沙子口的已无祭祀功能,成为一般民居。

位于青岛口的这座天后宫初建时称为天妃宫,当地百姓则称之为“中国大庙”,为当地渔民商贾等供祀“天后圣母”、祈祷航运和生活平安的场所,奉道教全真随山派,20世纪20年代时其主持道人曾与崂山太清宫同属一派。早期的建筑仅由正殿圣母殿三间和龙王府、督财府两座配殿组成,经明、清、民国的七次维修扩建后达到现有规模(其中以清雍正十一年和光绪二十四年的修扩规模较大),在天后宫山门内存有两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分别为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戏楼碑记》和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修庙碑记》,记述了当时重修天后宫的情景,也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自同治四年(1865年)大戏楼重建以后,天后宫逐渐成为青岛口居民的一处文娱场所,在青岛村人士胡存约的《海云堂随记》中,曾经多次提及光绪年间天后宫所举办的庙会,当时附近一带的商家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以及三月十五都要在天后宫上香叩拜,此时庙中香火最盛,并设台唱戏,吸引了周边大量的村民。另外在正月期间天后宫也举办大量的曲艺和民间杂技表演。

1897年德意志帝国建置青岛,自青岛火车站至汇泉的前海一带在新的城区规划被定为青岛区,大片原有的村庄被拆除,而天后宫亦被列入拆除的计划,但因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放弃,其后总督府又计划将天后宫迁往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亦因德日易帜而未及实施。

1949年后青岛天后宫为文博单位管理使用,多次用于筹办文物展览。文革期间曾被市南“文攻武卫”抢占,戏楼的双层飞檐被锯掉,其琉璃瓦和灰瓦被替换为水泥瓦,钟楼、鼓楼与殿内的神像也遭到破坏。1998年12月修复开放,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成为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景观。

该建筑坐北朝南,分为两进庭院,布局采用中国古典的轴线式,包含正殿、东西配殿、左右厢房、大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殿宇共计16栋80余间。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外,其它建筑物均采用清水墙、小灰瓦,并点染有苏式彩画,在青岛地区现存的古建筑中,其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均为首屈一指。

大戏楼临太平路,为两层楼阁式,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下设大门,匾额书有“慈云普被”四字,为1940年商会大盐商丁敬臣所置,门前设有一把大旗杆和一对石狮,二楼原悬有花岗岩石刻立匾“天后宫”,左、右、上均有二龙戏珠浮雕,下部采用波浪式房檐,寓意进得门来应无“戏檐(戏言)”。过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及东西厢房,庭院中植有两株大桂花树,因花为朱红色而称为“朱砂桂”,每至中秋节前后满院桂花飘香,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观赏。通过山门进入二进院落,庭院中有一雌一雄两株大银杏树,传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大殿时所植。其后为供奉天后的正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悬有雍正帝御笔赐匾“神昭海表”(原匾已散佚,现有牌匾复制自福建湄州妈祖庙),殿内的妈祖像由整条樟木刻成,高2.8米,两侧塑有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东西配殿为龙王府、督财府,两边厢房则用于民俗博物馆的相关展出,其内容包括天后文化,民间工艺品和民风民俗等。

天后宫历史照片,南面,青岛德租时期

天后宫历史照片,西面,青岛德租时期

天后宫历史照片,北面,青岛德租时期

天后宫历史照片,妈祖像,青岛德租时期

大戏楼外侧,2016年9月(下同)

大戏楼内侧

山门外侧

正殿

正殿内妈祖像

正殿梁架

龙王庙

龙王庙梁架

相关

  • 总科超科(Superfamily),又译作总科,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层级,介于亚目和科之间。有时在超科和亚目之间还有下目(或称次目)的分类。一般超科名称的拉丁字尾是-oidea。
  • 千足银银的千分含量不低于999,也就是Ag含量>= 99.9% 的银饰。因为纯度较高,所以质地较软,也容易被氧化,因此不适合被加工成精细的小饰品或镶嵌宝石等,常见的千足银饰品是个头较大、结构
  • 三口瓶三颈瓶是实验室中常用玻璃容器,多用在需要同时处理多样程序,但又需要在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反应。圆型的底,上方开三个颈、口,多以Pyrex玻璃为材料。 可接分液漏斗、温度计、回流
  • 林家圣林家圣(Lin Chia-sheng,1980年7月12日-)是一名台湾足球运动员,主要位置是前锋和左翼。林家圣以优越的爆发力及西方球员的体型获得瞩目。林家圣就读于台南市胜利国小,在1990年参加
  • 新营事件新营事件,1946年9月间于台南市新营区所发生一起因警方为了执行防疫工作而开枪伤人的事件。为国民政府统治台湾初期所发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与同年发生的布袋事件、员
  • 大中臣能宣大中臣能宣(日语:大中臣能宣/おおなかとみ の よしのぶ  */?,921年-991年)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贵族(日语:平安貴族)和歌人,官位(日语:官位)是正四位下神祇大副,亦是三十六歌仙、《百人
  • 圣费利克斯岛圣费利克斯岛是智利的火山岛,位于该国西部太平洋海域,由瓦尔帕莱索大区负责管辖,属于德斯温特德群岛的一部分,长2.9公里、宽1.2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193米,岛上无人
  • 红螺菌属红螺菌属()是光合细菌下的紫色非硫细菌,是红螺菌科的一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菌。细胞呈弧形或螺旋形。该属的模式种为深红红螺菌()。
  • 凯尔派凯尔派(Kelpie)是一种流传于凯尔特民间传说中的一种会变形的精灵,在苏格兰的传说中常以骏马的型态出现在湖边,诱拐或欺骗旅人。对某些人而言,凯尔派与另一种极为相似的生物“水马”“each uisge”是不同的:凯尔派专指在淡水湖或河流的水妖精,在苏格兰当地的传说中,每座湖泊、河流都有守护它们的凯尔派,这些凯尔派会主动保护自己地域,因此每当有旅人接近,它就会化身为一只会唤惑旅人的少女或黑马、白马或俊男,当旅人骑上去后,就再也无法下来,然后凯尔派就会迅速跳至湖中,淹死不幸的旅人,以保护它守护的地方;而水马则
  • 女生节女生节,是中国大陆的一个校园节日。大部分学校将日期定在国际妇女节前一天的3月7日。一般认为于20世纪末从中国大学中发展而成,21世纪初逐渐在全国形成浓厚氛围。但是女生节的商业化也为其引来了大量质疑。女生节的起源极富争议,早在20世纪末便在中国各高校中流行,有多个高校为女生节起源地的说法。一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前身广东工学院在1991年开始举办的活动,定于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二是1986年3月7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经济学院在山东大学东校区科学会堂举办的“女生节联欢晚会”,各大媒体对女生节做了“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