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体

✍ dations ◷ 2025-07-21 00:04:42 #佛教术语,佛教戒律

戒体,佛教术语,即戒之体、戒之根本、戒的本质,是在接受佛教戒律(受戒)之后,在心理上出现的一种持续、强制的效力,能够阻止一个人做出违犯戒律之事。这个学说最早出现于部派佛教时期的说一切有部与法藏部等,大乘佛教也接受这个说法,但在教义上不同。

戒体,即戒之体性,又译无作、无表,为佛弟子受戒后于身、心所生的防止毁犯戒律的效力、意志。得到戒体,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又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即无表色,故称无表。戒体是受戒四科门(四分律),其余三个为戒法、戒行、戒相。

据学者考证,佛陀没有提出过戒体的概念。最早出自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说一切有部主张,戒体是一种无表色的色法,由身业与口业所形成。

汉传佛教中,最早提倡戒体学说的,是天台宗智�,以及唐代道宣。智�在《菩萨戒义疏》说:“初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经论互说诤论有无。一云都无无作,色心假合共成众生。善恶本由心起,不应别有。顽善顽恶,皆是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别有此善共为佛果。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二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皆是实法。……然此二释旧所诤论,言无于理极会在文难惬,言有于理难安在文极便。”由此可知,陈隋以前已有关于戒体有无的诤论,智�予以承认,并认为其为假色。

相关

  • 精神障碍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
  • 青光眼青光眼(拉丁语:Glaucoma)是一系列会导致视神经受损,进而造成视力丧失的眼疾。其中最常见的是隅角开放性青光眼,隅角闭锁性青光眼次之,但亚裔族群有罹患此型的机会较欧裔高。也有部
  • 体循环体循环(又称为大循环)是心血管循环系统中,携带充氧血离开心脏,进入身体各部位进行气体交换及运输养分后,将缺氧血带回心脏的部分。相对于体循环的另一种血液循环则称为肺循环(又称
  • S波段1 2 3 4 5 6 7 8 9 10 11ELF SLF ULF VLF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HF VHF UHF L S C X Ku K Ka Q V WS波段(英语:S band)是指频率在2-4 GHz的无线电
  • 宋徽宗宋徽宗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和收藏家,且擅长古琴、蹴鞠、击鞠、打猎,自创“瘦金书”字体。徽宗在书
  • EV71EV71是肠病毒的一种,多见于东南亚地区的夏季期间,主要病征是手足口病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发烧、食欲不振、喉咙痛及口腔溃疡等。也可能导致神经感染。EV71肠病毒于1969年在美国加
  • 肯尼·罗杰斯肯尼·罗杰斯(英语:Kenneth Ray Rogers,1938年8月21日-2020年3月20日),美国知名歌手、词曲作者、演员、唱片制作人、企业家,亦是乡村音乐名人堂成员,他不仅在乡村音乐听众中特别受欢
  • 黑市劳工黑市劳工或称非法劳工,简称黑工,是指以不合法身份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多数是体力劳动或低技术工作,例如矿工、司机、建筑工人、清洁工人、服务业,亦有些从事性工作或违法的工作
  • 流控制传输协议流控制传输协议(英语: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缩写:SCTP)是在2000年由IETF的SIGTRAN工作组定义的一个传输层协议。RFC 4960详细地定义了SCTP,介绍性的文档是RFC 328
  • 埃塞魮埃塞魮(学名:)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个种。被IUCN列为濒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非洲埃塞俄比亚,为特有种,体长可达25.8公分。 维基物种中有关埃塞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