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硝酸根
✍ dations ◷ 2025-07-18 22:59:24 #亚硝酸根
亚硝酸盐(Nitrite,NO2−)是亚硝酸组成的盐,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含有亚硝酸根离子,化学式NO2−,有一对称阴离子与同等的N–O键长和大约120度的O–N–O键角。亚硝酸盐可被氧化或还原,该产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氧化剂/还原剂和其强度。亚硝酸盐也是重要生物化学作为强效血管扩张剂的一氧化氮(NO)的来源。在有机化学的NO2基团存在于亚硝酸酯和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也可用于食品生产行业,用于腌肉保存肉品,和二级胺作用产生的亚硝胺长期食用可导致人类致癌,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亚硝酸成的酯称为亚硝酸酯。某些细菌可将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或氨,另一些细菌可以将亚硝酸盐转换成硝酸盐。非直线型的亚硝酸根离子与臭氧是等电子体。亚硝酸根离子可利用棕色环实验或Griess法进行测定,后者反应的原理是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和1-萘胺反应,生成物为深红色的偶氮染料。亚硝酸盐可与肉品中的肌红素结合而更安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业被添加在香肠和腊肉中作为保色剂,以维持良好外观。亚硝酸盐对人的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22毫克,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认为加工肉品添加亚硝酸盐不仅具有保色功能,还能抑制细菌生长,延长肉品的保存时间,尤其对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特别有效,而肉毒杆菌正是肉品保存的最大敌。“在加工肉品中添加亚硝酸盐,从食安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更安全的,因为肉毒杆菌非常容易出现在肉类中,而它的毒素毒性非常的强,严重时,甚至会危害生命安全!”亦有其他学者持此意见。至于亚硝酸盐形成致癌的亚硝胺议题,孙璐西指出人体的胃是一个强酸环境,同时有几十种化学反应在进行,因此亚硝酸盐没有机会在胃里跟二级胺反应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倒是加工肉品原料不新鲜或放置时间过久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二级胺,再进而与亚硝酸盐反应出现亚硝胺。因此避开亚硝胺的最佳建议,是不要吃不新鲜的加工肉品。台湾的卫生福利部公告,食品的亚硝酸盐浓度不得在成品内超过0.07g/kg,水质标准的最大限值为每升0.1毫克。亚硝酸钠还原性强,可将细菌还原,所以具有一定的防腐剂功效
相关
- LCCN美国国会图书馆控制号(英语:Library of Congress Control Number,简称LCCN)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用于图书记录、编码和查询的序列号。每一本书籍都有相对应的控制号。该号码与书籍内
- 布夏氏结节布夏氏结节(英语:Bouchard's nodes)是近端指骨关节(手指或脚趾中间的关节)上坚硬的骨头增生或胶状囊肿。常见于手部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是由关节软骨钙化增生(英语:bone spur))的骨刺
- 雅加达雅加达(印尼语、爪哇语:Jakarta),全称雅加达特别首都地域(印尼语: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爪哇语:Laladan Mligi Kitha Krajan Jakarta),是印度尼西亚首都(英语:Capital of Indon
- 四环霉素四环霉素(英语:Tetracycline,/ˌtɛtrəˈsaɪkliːn/,INN),又称四环素,一种聚酮类广谱抗生素药物的泛称,这类药物由链霉菌属放线菌门细菌所产生,基本化学结构均由四个环接合而成,可用
- 牙买加坐标:18°06′34″N 77°17′51″W / 18.109581°N 77.297508°W / 18.109581; -77.297508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
- Pliny the Elder盖乌斯·普林尼·塞孔杜斯(拉丁语:Gaius Plinius Secundus,23年-79年8月24日),常称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以《自然史》(一译《博物志》)一书留名
- 宗教理论神学(古希腊语:Θεολογια,拉丁语:theologia,英语:Theology)一词,广泛指称所有对神(上帝)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神学一词的希腊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
- 小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Bacillus subtilis枯草杆菌(学名:Bacillus subtilis),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细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好气性菌,普遍存在于土壤及植物体表,在人体亦可发现在肠道内共生的枯草杆菌。型态上的主要特征是菌体表
- 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合成酶(英语:Citrate synthase,EC 2.3.3.1)几乎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并且是催化三羧酸循环第一步的一个限速酶。此酶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但它是由细胞核DNA而非线粒体D